最近因為央視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而迎來了一陣玩詩詞游戲的熱潮,中國詩詞大會app是依照賽事改編而來的應用,里面有各種詩詞相關的游戲,有填空類,按順序點擊詩句類和選擇類等等玩法,還是蠻考驗玩家的詩詞功底~
1、詩詞高手們的大會,與詩詞相關的各類游戲,玩法包括:詩句填空題、詩詞知識選擇題、詩句順序選擇消除、
看圖猜詩詞等多個模塊。測試您詩詞方面的功力。
2、寓教于樂的手機APP,每題都會有相應的詩詞解釋。用戶可以在玩游戲之余學到更多的詩詞知識。培養小朋友
對詩詞的興趣,做個國學小學霸。
3、在游戲過程中遇到不懂的題目,可選擇使用錦囊得到提示,邊玩邊學。
題型一:點字成詩
例題1:
商 生 國 山
依 女 多 不
知 盡 亡 恨
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
例題2:
零 骰 豆 瓏
塵 安 子 作
碾 成 泥 落
詩句:零落成泥碾作塵
題型二:飛花令
“飛花令”本為古人行酒令的一種,原為按順序吟誦帶“花”字的詩詞,答不上則罰酒。
“中國詩詞大會”中簡化為兩人依次吟誦帶主題字的詩句。
節選1:飛“春”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節選2:飛“月”字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題型三:解字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中,“松風”指的是?
A.吹拂松樹的風
B.一首古琴曲
C.一篇文章
D.一首古詩
下面哪首詩中,沒有使用“月亮”的意象?
A.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B.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C.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D.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中,“參”和“商”指的是?
A.兩個人名
B.兩種動物
C.兩顆星星
D.兩種職業
題型四:解句
請選手根據提示,猜出以下詩句描繪的是我國哪座名山?
提示一: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提示二: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
提示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某次考試結束后,一男學霸問老師:“畫眉深淺入時無?”他的意思是:
A.詢問老師是否需要幫忙
B.打聽自己考試分數如何
C.想知道自己和女學霸誰的成績更好
有一位旅客出行回來后沖洗照片,赫然發現一張不可能拍到的奇怪照片,這張照片的景象應該是:
A.四面荷花三面柳
B.綠樹村邊合
C.古道西風瘦馬
D.三更畫舫穿藕花
題型五:解篇
下列作品的內容都與美女西施有關,請問哪首作品的中心思想與其他幾首不同?
A.羅隱《西施》
B.崔道融《西施灘》
C.王安石《宰嚭》
D.王維《西施詠》
請根據下列作品猜詩謎: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A.燈籠
B.石榴
C.海棠
D.曇花
蘇軾與好友張懷民夜游承天寺,請問他們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小齋幽敞明朱曦
B.提燈的螢火蟲
C.在松針稀疏處閃爍的小鎮燈火
D.慈烏夜啼
參考答案:
B D C 泰山 B D D C A
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于春節期間開播以來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節目中多位具有深厚古詩詞素養的年輕學生更是實力“圈粉”,被網友稱贊“腹有詩書氣自華”。學者表示,兼具典雅韻律與人文精神的古詩詞在現代社會仍能引發情感共鳴,要加強古詩詞的審美教育,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不靠顏值靠才情 年輕學子頻獲贊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念出《詩經·七月》中這句名句的,不是學者教授,而是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的16歲高一女生武亦姝。她在2月1日《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戰勝北京大學博士生陳更,成為新擂主。詩詞量2000首,答題時氣定神閑,還有高顏值,有網友感嘆武亦姝“滿足了自己對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這位把陸游、蘇軾、李白封為自己“三大偶像”的“00后”說:“喜歡詩詞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現代語言中很難找到。”
而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像武亦姝這樣的高手還有很多——
13歲的初一學生葉飛,擅長用文言文寫作,小小年紀就有不俗的詩詞積累;
上海文來中學學生侯尤雯,2歲開始讀詩,曾獲上海市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大賽一等獎,為本屆詩詞大會從百人團刷入挑戰賽的最小年齡選手;
北大博士生陳更,工科出身,卻滿腹文才,是連續多場的擂主……
此外,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蒙曼等學者,也因為在節目中對古詩詞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的精彩點評,受到網友熱捧。網民“月亮abby”說:“看了節目,體會到詩詞的意境美,和詩人的胸懷,原來中國古詩文這么有趣。”
除了擂臺上那些“行走的詩詞庫”,節目中的“百人團”也值得尊敬。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中國詩詞大會》學術總負責人李定廣說,“百人團”選手絕大部分是年輕學生和各行業的普通人,年齡上以“90后”“00后”為主,有些是父母比賽子女看,有些是子女比賽父母看。“古詩詞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古詩詞能與年輕人情感共鳴
武亦姝在接受采訪時說,通過讀《放翁詞》,她能夠感知陸游性情中可愛有趣的一面,他的作品有一種很特殊的溫柔和深情,有時候也可以很明快、很清新;而蘇軾“可以根據人生境遇調整心態”,讀東坡詞讓人有好心情,不知不覺中,蘇軾豁達的人生觀也讓她有勇氣笑對各種人生挑戰。
“盡管時空相隔,但古詩文中蘊含的情感是貼近當下的。”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說,詩文是古代文人墨客基于對心態、社會的理解進行的創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共同體驗。“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對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當人們遇到挫折和煩惱時,心靈也同樣需要一個宣泄的出口。”
李定廣說,中國古詩詞韻律齊整,用語凝練,有音樂性又給人留下想象空間,是為“天然美”,常讀常背古詩詞能夠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和美感。此外中國古詩詞還具有“內涵美”,體現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
在《中國詩詞大會》近日一場比賽中,選手王軼隆身患癌癥的母親病情出現反復,王軼隆決心暫別賽場為母親盡孝。李定廣認為,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學知識,更是傳承品德與精神。“愛國、愛家、愛生活是古詩詞的重要題材,這些共通的個人情感和人性思考,可以在年輕人中間引起共鳴。”
專家還表示,雅與俗此消彼長,在網絡文化流行的今天,學習古詩文也能夠讓年輕人提升審美素養,提高語言表達層次,對抵御粗鄙的網絡語言發揮積極作用。
今天該如何學習古詩詞?
公眾對中華古詩詞的日漸關注和喜愛,讓李定廣欣慰,但他表示,目前大部分人學習古詩詞還是基于實用主義,盡管中小學教材中古詩詞比重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學仍以應試為主,老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學生體會不到詩詞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腦子里的不過是文字符號而已,且只會讓學生覺得“好難”“沒意思”。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申小龍說,不能像教外語一樣,去精確分析一首詩詞每個字、句的意思,或是用現代漢語把詩詞解釋得太直白。“每一首古詩詞,不同人應該有不同的體驗,而不是老師給出的標準答案。”
改變這種狀況,需要加強古詩詞的審美教育。李定廣說,教師應更多闡釋詩詞的美妙之處,從藝術和情感兩方面講明其美在何處、妙在何處,引導學生自然地、自發地體會詩詞中的溫暖和情意。
專家表示,公眾關注詩詞大會,其實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近。傳統文化教育需進一步切合時代,精心選擇內容,并利用現代傳媒方式進行傳播,也不排斥健康的娛樂化形式。從社會角度而言,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進。
網友評論
支持( 0 ) 蓋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