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運到了搶票最激烈的時候,很多票都買不到,那么對于2015年春運,很多網友們有一些疑問,這些疑問不外乎就是關于預售期延長,和提前15天退票不收費的問題。那么接下來,東坡小編就轉載了相關內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1月28日,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公告,將今年的火車票預售期大幅提前至60天。面對這史上最長預售期,各大網站、論壇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搶票大全”。
關于2015春運新政策兩大疑問解讀 2015年春運預售期延長好不好
疑問一:預售期過長,旅客購票會不會遭遇搶票潮?
自從2012年鐵路開始全面推行網絡、電話訂票方式以來,越來越多的旅客不用再勞神費力跑火車站買票,而只要坐在家中輕點鼠標來訂票。不過,春運期間,尤其是節前高峰期的火車票仍屬稀缺資源,“一票還是難求”。在王女士看來,免不了又是一場刷票大戰。
王女士:它60天之前就能買票的話,大家肯定都會去搶我肯定也要去搶,但是我買了票之后我也不知道60天之后會不會放假,會有別的事情,到時候退票又這么麻煩,還不如以前。
自預售期延長至20天以后,這兩年春運呈現出一個新特點,就是搶票潮還沒徹底平息,退票潮又接踵而至;搶票潮與退票潮相伴相生,成為鐵路春運的獨特景觀。旅客退票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而春運期間的重復購票、多頭購票的確占有一定比例。
此輪新政必然使15天以上的這部分退票重新成為“燙手的山芋”,引發又一輪搶票潮。而快節奏生活下的都市白領們則在擔心:每天生活都存在變數,很難去安排兩個月以后的出行。
都市白領:能提前訂票其實挺好的,但是像我們這種上班的也定不下來什么時候回家,要提前兩個月的話具體什么時候回去我也不知道,我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家了,因為這個火車票。就算提前60天,我還是挺擔心訂不上票怎么辦呢。
在民眾出行習慣還停留在說走就走的層面時,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認為:鐵路總公司接連推出的售票、退改簽新政更符合市場化規律,延長預售期至少可以分散搶票潮,相對緩解購票難。
趙堅:這個主要對大多數人考慮的,對中低收入人群來說,他比較早的能夠確定自己的出行時間,分散搶票潮。
趙堅建議,與訂機票不同,春運火車票既便宜、又方便,“兩頭俏”,因此在退票改簽政策上或許利用階梯費用的杠桿價格效果會更好。
疑問二:提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費,是不是給了黃牛黨可乘之機?
有網友質疑:退票不收退票費將方便黃牛倒票。而事實卻出乎記者的意料。記者調查發現,傳統春運火車票市場上的票販子在近兩三年間竟逐漸銷聲匿跡了。原來的票販子不是找不到人了,就是不接聽電話。記者輾轉找到一個過去倒票的票販子:
黃牛:不好搞了現在不搞了,干別的了,不搞這個了。
記者:不能給我個電話嗎?
黃牛:沒有,現在都不干了,別人都不干了。
記者:就是因為實名制是嗎?
黃牛:對,你再看看別的想想別的辦法。
原來,隨著火車票實名制以及網絡電話訂票的普及,票販子倒票的空間被逐漸壓縮。而即使仍存在一些心存僥幸者,鐵路部門也將采取開展專項打擊行動等立體化的措施加以嚴打。
經濟學家馬光遠也分析認為,盡管新政策有不夠完善之處,甚至可能有負面效應,但鐵路系統讓旅客買票更方便減輕購票人焦慮心理的改革方向值得鼓勵。
馬光遠:比如說有些人炒票可能更加方便了,有些黃牛更加方便了,因為有個15天的免費退票期,所以有利有弊。但是總體來講,這個方向我覺得是正確的,就是說你在任何時候買票,比如說你回家的話,都可以買到票。不要把這個時間全部集中到出去前一個月,然后大家在那個時候買,我覺得引發的焦慮會很多。
關于囤票黨
北漂被逼成“囤票黨”春運囤積14張火車票
時間:2014年12月20日
地點:北京
陳先生是安徽人,現在在北京工作,今年年休就只有一個多星期,除去路上的時間總共才一周。為了避免同去年一樣買不著火車票,從12月7日開始,陳先生就開始各種淘票。“去年過年早且預售火車票的期限短,可以快過年時才去買票,相對于今年的過年晚和售票期延長,每天都要去關注搶票,很影響工作!边@次陳先生為了更有效的搶到票,一口氣下載了三款知名的搶票軟件進行搶票,一下子囤積了14張車票,但這些都不是陳先生想要的。陳先生表示還會繼續搶票,一直到搶到滿意的票為止。而至于這14張不理想的車票,陳先生也考慮在后面陸續的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