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見教主和小燕子在好萊塢留下手印和腳印,也就留意了一下這部影片。看過電影覺得演的真不錯,尤其是佟大為的女裝扮相讓我印象深刻。
《橫沖直撞好萊塢》影評:我們需要橫沖直撞的勇氣
原諒我用了“又”這個字,畢竟這兩年他倆出現(xiàn)在一塊大銀幕里面已經(jīng)很多次了。從《中國合伙人》,到《太平輪》,再到今年的《何以笙簫默》和《橫沖直撞好萊塢》,一部比一部…額…親密。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那就是……
只要有佟大為,不論他在中國,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去美國的飛機上,只要他出現(xiàn),黃曉明和女友就不能在一起。
《中國合伙人》,杜鵑丟下黃曉明去了美國,從此天各一方。
《太平輪》,宋慧喬丟下黃曉明去了臺灣,從此天各一方。
《何以笙簫默》,楊冪丟下黃曉明去了美國,從此天各一方。
《橫沖直撞好萊塢》,黎妍丟下黃曉明去了美國,從此天各一方。
我算是看明白了,佟大為每次都是帶著任務(wù)來的啊。
說來也巧,電影上映的同一天,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
所以我當時看到小明和大為參加的是情侶旅行團的時候,不免更多了一些遐想。
不得不承認,有了好萊塢團隊的處理,無論是布景、打斗、飛車,或者是特效制作,都比大部分國產(chǎn)電影細致得多,哪怕是一些夸張的場景也顯得相當真實。在影片的末尾,小明變成了速度與激情系列男主角,貢獻了一段驚險刺激的飆車戲份,很是過癮。這一點,值得肯定。
影片的劇情并無太多新意,有些情節(jié)和橋段會讓人感覺似曾相識,就這方面而言的確弱了一些,但到結(jié)尾還是有些出乎意料,我就不劇透了。但我不太喜歡的是戲中戲的模式,有些演員演路人,有些路人演演員,太過于混亂,不合時宜的吐槽就顯得十分尷尬。
就幾位主演來說,趙薇冷靜,佟大為逗比,表現(xiàn)都還不錯,尤其想說教主這次的演技自然多了。不知道大膽承認自己粉上了教主會不會被認為是水軍,但我的確認為相比以前確實有進步,該帥的時候帥,該二的時候二。我很喜歡開場在國內(nèi)做汽車銷售時的感覺,年輕人嘛,工作的時候就應(yīng)該有這樣的干練和朝氣(空閑的時候也應(yīng)該學(xué)著去健身)。那種自然流露出來的自信,比之前《何以笙簫默》的霸道總裁形象要好得多。到了后面落魄逃難的時候,黃曉明也比以前會收著了,表情和動作不會夸張到讓人很出戲。這些都能看得出來教主在這部戲里還是下了不少的工夫,人物形象塑造的十分成功。不過也有些遺憾,比如戲里的小明設(shè)定是不會說英語。我承認語言不通能帶來不少笑點,或者又是小明在自黑,但我還是更希望看到他想《中國合伙人》一樣大膽秀口語,努力是應(yīng)該得到回報的。
除了國內(nèi)三個大腕,客串的外國影星也算不少了。令人欣喜的是,這次Max好像又瘦了,她出場的時候后排的女生都忍不住驚呼“好漂亮啊”。可惜露臉實在太少,哪怕最后彩蛋又出現(xiàn)了,依然沒有幾句臺詞。
更不開心的是,她一個臟字都沒吐。
嚴格說來,三個主角在好萊塢橫沖直撞并不算成功,也就薇薇恢復(fù)了自由身,小明沒有追回自己的女朋友,大偉也沒有當上知名演員。現(xiàn)實中也差不多,這部影片上映之后,評分一直在往下掉,有些人認為影片只不過是好萊塢加工的流水線作品,毫無內(nèi)涵。我想說的是,電影藝術(shù)本來就不是虛無縹緲的,它是可以程式化的。雖然目前的成果并不算成功,但失敗并不丟人,害怕失敗才丟人。有很多次我們都是因為缺少橫沖直撞的勇氣,得不到的就說不想要,似乎這樣就不會失敗了。其實,撞得頭破血流又如何,為之努力過就沒有遺憾,而不是等到過后才開始追悔,或者搬出精神自慰法安慰自己。有些時候我們還是二點好,珍惜現(xiàn)在,珍惜機會,別給自己留下遺憾。
所以說,我還是認可電影人的付出的。
更何況,作為一部喜劇,它能提供的笑點和感官刺激也不少,有可樂和爆米花,還要啥自行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