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急欲更大突破 艱難終端戰略大變局
這種銷售模式在幫助中興提升市場份額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電信專家付亮認為,進入到3G時代后,智能手機終端與傳統手機終端競爭差異較大,各廠家手機終端差異日益趨同。終端廠商對產業鏈的把控也在提高,運營商的地位在漸漸弱化。因此,如果想實現新的戰略目標,中興在其品牌、渠道以及產品定位等方面都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盡管公布終端新戰略第二天,中興就遭遇到了老對手華為的專利訴訟,但這并不影響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兼執行董事何士友對中興新戰略的信心。對于這次被稱為中興二次創業的戰略變局,何士友已經打定主意志在必得。
低端產品困局
從銷量上看中興無疑是去年手機廠商中的一匹“黑馬”,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中興向智能終端和歐美市場轉型,雖然有漂亮的銷售數據作支撐,但另一方面,也與其終端業務利潤率增長乏力的窘境有關聯。
根據中興公布的2010年度銷售數據,如果按照銷量區域劃分,中興移動終端出貨量約30%來自中國國內市場,70%來自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的銷售又以發展中國家為主。
而根據中興透露的相關資料,由于以通信網絡設備為主業務,中興與海外眾多電信運營商的關系頗為良好,其手機、上網數據卡等終端近三分之一的出貨量也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的定制完成。這一銷售模式導致其平均銷售利潤低于社會銷售渠道。
而且為了迎合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中興以往為運營商定制的手機也以低端或者超低端產品為主,直接影響了其整體盈利能力。中興2010年的業績報告顯示,盡管期內其終端產品營收同比增長達到37%,但20.26%的利潤率相比較前年已經下滑了近6個百分點。
目標與現實的差距
中興公布的信息顯示,在歐美市場,2010年借助多款明星機型的推廣,中興幾乎已經與所有的運營商開展了合作,歐美市場收入也同比大增50%,在中興整體營收中的比重更是升至21%,成為中興海外收入比重最大的區域。
何士友認為,這說明中興的終端策略已經具備向智能終端轉型的基礎。不過他也坦言,在海外市場,中興手機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尚未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這一點與中興以往的市場銷售策略不無關系。因為何士友透露,中興此前在海外市場銷售的產品中,完全由中興采用自有品牌銷售的手機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為運營商定制和貼牌代工產品。
中興欲二次創業
“中興將啟動全面的智能終端轉型。”在日前的終端戰略發布會上,何士友一開場就公布了新的戰略目標,他表示,2011年中興的目標是實現智能終端出貨量1200萬臺、在平板電腦市場躋身前三甲、安卓平臺智能手機領域進入全球前五。
敢于放出這種豪言,何士友并非沒有底氣。就在4月底,中興通訊公布了201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數據顯示,中興第一季度包括數據卡、手機、平板電腦等在內的終端產品出貨量達到2200萬部,銷售收入同比上升51.4%。
這還僅僅是在一季度這一電信市場淡季的數據,在整個2010年,中興終端產品出貨量超過9000萬部,其中手機出貨量最高,達到6000多萬部,按如此規模算,中興已然躋身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行列。
除了本身的增長,全球移動終端市場的快速增長背景也成了何士友自信的來源。調研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驚人的4.7億部,平板電腦出貨量也將超過5000萬部。何士友稱,“對于任何手機廠商而言,這都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中興也將抓住這一機遇,從低端向高端轉型,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突破,這是中興的第二次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