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硬件結構教程是幫助用戶全面的認知筆記本的硬件架構設計。相信有很多朋友會用得到,這里詳細的從各個方面講解了筆記本硬件結構。有這方面需要的朋友快來下載看看吧!
筆記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處理器:處理器我們目前最常見的處理器是:intel酷睿系列I3,I5,I7和AMD系列的A4,A6,A8,A10。他們后邊的數字越大越好。
運行內存它的表示方法通常是:1GDDR1,2GDDR2,4GDDR3,4G代表運行內存的大小,DDR3代表3代DDR.4GDDR3:3代DDR的運行內存為4G。他們的數字越大越好。
硬盤:分為機械硬盤(HDD),混合硬盤,固態硬盤(sdd)。固態硬盤的各方面性能遠遠高于機械硬盤,混合硬盤。他能大大提升電腦的開機速度,緩存速度,但是固態硬盤的容量一般很小。一般128SSD帶這類字樣的就表示固態硬盤,機械硬盤是我們目前最常見到的硬盤。混合硬盤是機械硬盤和固態 緩存的結合體,這種硬盤的性能高于機械硬盤但是低于固態硬盤。一般的用500G+8G/1T+8G來表達。
顯卡:目前最常見的顯卡是有兩家INTEL和AMD公司生產簡稱N卡A卡,我們一般用N卡玩游戲,A卡制圖。GT,GTX這兩類都表示N卡某筆記本最常見的也是這兩類,最常見的判斷方法就是GTX都是高端顯卡。判斷顯卡好壞具體請參考顯卡天梯圖。顯卡分為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獨立顯卡的效果好于集成顯卡。集成顯卡 已經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根據某靈越系列筆記本配置簡單的介紹:
某某某 I5-5200u/4G DDR3/500G/14"(1366*768)/GT 920M 2G 顯卡/DVDRW/4芯電池/2年送修//攝+藍4.0+USB3.0/WIN8/紅色
14——電腦屏幕尺寸14寸
U——系列號為U
1——系列的生產批次為第一批
5——I5的處理器
2——2G獨顯。大于0的都是獨顯
8——W8/W8.1系統
R——英文單詞紅色的首字母
I5-5200u——I5第五代處理器
4G DDR3——3代DDR的運行內存為4G
500G——500G的機械硬盤容量
14"(1366*768):14寸的屏幕分辨率為1366*768
GT 920M 2G:intelGT 920M(顯卡的名字) 2G的獨卡
DVDRW——光驅(有這個單詞代表電腦上有光驅,沒有電腦上就沒有光驅)
筆記本電池屬于可充電電池,使用可充電電池是筆記本電腦相對臺式機的優勢之一,它可以極大地方便在各種環境下筆記本電腦的使用。最早推出的電池是鎳鎘電池(NiCd),但這種電池具有“記憶效應”,每次充電前必須放電,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不久就被鎳氫電池(NiMH)所取代,NiMH 不僅沒有“記憶效應”,而且每單位重量可多提10 % 的電量,也有很多筆記本使用的是鋰電池。在筆記本領域還出現了一種燃料電池,它的副產品只有水和熱量,無噪音,基本無污染,效率比起一般的發電系統高的多。
筆記本硬件結構相關內容
顯卡:目前最常見的顯卡是有兩家INTEL和AMD公司生產簡稱N卡A卡,我們一般用N卡玩游戲,A卡制圖。GT,GTX這兩類都表示N卡某筆記本最常見的也是這兩類,最常見的判斷方法就是GTX都是高端顯卡。判斷顯卡好壞具體請參考顯卡天梯圖。顯卡分為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獨立顯卡的效果好于集成顯卡。集成顯卡 已經漸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筆記本電腦雖然外觀上和臺式機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是內部構造其實相差無幾,都是由電腦最重要的幾個部件構成的,筆記本電腦基本分為兩個最主要的部分:一是筆記本電腦最直觀展現給我們的器件那就是顯示屏,顯示屏是顯示計算機的輸出設備是我們跟計算交流最直接工具。二是由一部分復雜器件組成的輸出設備,這是筆記本電腦最為復雜,包含器件最多部分,其中包括軟驅、硬盤、光驅、CPU、內存條、主板、電池、顯卡等等。因此雖為同一類部件,體積卻比臺式電腦小很多,在框架設計工藝上也更加的精細,功能也絲毫不遜色現階段筆記本電腦采用全內置方式,硬盤、內存、電池、顯卡、光驅等以接口的方式與主體相連,因此更換起來更為方便。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