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一直不受考研人的重視,覺得政治不用過早復習,覺得一背就會。可是大學的政治課,你認真聽了么?你知道考研政治和政治課所講的有多少區別么?你知道哪些考,哪些不考么。政治85分學長完美總結政治結構圖,每一章節的政治結構都標示出來了,非常的專業,是當時考研的時候,政治考了85分學長的總結,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前來東坡下載使用。
2016考研政治總結
2016考研政治最易混淆的知識點匯總
1、哲學的基本問題和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社會歷史觀基本問題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2、不要將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特有觀點混淆。如意識對物質的依賴性與意識對物質的能動性、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與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認識是反映與認識和能動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義的共同觀點,后者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特有觀點。
3、“意識轉化成物質”是需要條件的。這一條件就是必須是正確的意識指導實踐在改造世界中獲得成功。因此,“意識可以轉化成物質”的論斷是正確的。“意識必然轉化為物質”的論斷是錯誤的。
4、客觀辯證法:指客觀事物或客觀攢在的辯證法,即客觀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形式呈現出的各種物質形態的辯證運動和發展規律。主觀辯證法:指人類認識和思維運動的辯證法,即以概念作為思維細胞的辯證思維運動和發展的規律。
5、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為意識的產物。
6、辯證法: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世界,認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形而上學:堅持用孤立的、靜止的觀點看問題,否認事物內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7、感性認識:認識的低級階段,是人在實踐中通過感官對事物外部形態的直接的、具體的反映,它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理性認識:認識的高級階段,是人通過思維對事物內部聯系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以及假說和理論等形式。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不同于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因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沒有超出特殊;整體由部分構成,但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新功能,已經超出部分。
政治85分學長完美總結政治結構圖預覽
放大看,才會更加清晰,你也可以打印出來啦。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