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2016年正規大學名單,湖南省一共有123所,報考湖南地區大學的同學們一定要注意看清楚了,不要被野雞大學忽悠了!
2016年湖南正規大學名單公布
完整版內容,請下載查看!
選大學,要注意大學的哪些方面
選擇高校,就要了解高校。了解高校教育水平不容易,不能只聽名氣、看校園。由于從高校招生宣傳材料中看不出問題,政府的教學評估信息又看不到,這里建議考生自己去查看幾個最基本的信息。
一是教師。師生比例是高校的基本辦學指標。一所高校專任教師太少,學生太多,雖節省開支,但對學生是不利的,也很難使人相信它會把學生放在多么重要的地位。還有就是教師職稱和學位情況,兩者以高為好,在選擇同類高校時,這個因素更有參考價值。考生可以從高校的網站上查教師和學生總數,如要更詳細一些,可以按專業查教師和學生人數,再匯總核對,這對選擇專業也有幫助。如再要確切一些,可以核對課程表上的開課教師信息。
二是課程。課程是教育的基本資源,課程越多,對學生越有利,而高校的負擔也越大。高校開課沒有硬性的數量規定,所以,關鍵是看學生有多少選課的機會,這猶如商品不充裕的市場經濟,很難滿足人民生活需求一樣。有的國際著名大學號稱課程比學生多,但考生可從高校的教學計劃書中了解課程總數和專業課程數,參照學生與教師數等,就大概知道選課機會了。如再仔細一些,可以分析高校的課程種類,課程種類多,則師資豐富,滿足學生興趣的機會可能也多一些。
三是書刊。將高校書刊總數與學生總數比照,得到的是生均書刊數。好的大學必有大量的書刊,而且種類多,使學生可以方便借閱。現在的考生很少關心這個信息。
此外,考生還可以關注一下高校中與自身相關的信息,比如允許借多少書刊,選多少門課程,有多少交流機會,多少社團等。這里反映了高校的教育理念和培養資源。資源比較豐富、對學生比較開放的高校,值得選擇。
選擇高校是考生的權利。有人會問,中國學生能夠進入高校就不錯了,還會在乎這么多?但是,提高考生選擇高校的能力,既有利于考生,也有利于促進高校的建設。我們現在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考生的機會增加了,但愿更多的考生能夠更理性選擇高校,獲得實現自己志愿的機會;但愿更多的高校能夠更加主動地為學生創造條件和機會,獲得自身發展的機會;但愿社會能夠形成更加合理的教育需求關系,促進高等教育沿著符合教育規律、學生與高校長遠利益的方向發展。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