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真題及答案現在正式的像大家公布了,同時還是可以在線的查詢自己的成績的,那么現在就有需要詳細的知道或者是了解這次的試題以及答案的,現在就可以直接的來本站免費的下載吧!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分數線
全國合格分數線為360分。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放寬政策規定,放寬地方合格分數線分為四檔,其中:西藏自治區合格分數線為280分;內蒙古、廣西、寧夏、新疆4個自治區,四川、貴州、云南、甘肅、青海5個省的自治州、自治縣合格分數線為305分;四川、貴州、云南、甘肅、青海5個省所轄縣(市、區)合格分數線為310分;除上述10省(區)外,全國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方合格分數線為315分。使用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試卷參加考試的,單獨確定合格分數標準。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方法
應試人員可自11月22日上午8時,通過司法部網站(http://www.moj.gov.cn)、中國普法網(http://www.legalinfo.gov.cn)和中國普法微信公眾號查詢本人成績;登錄司法部網站自行下載打印成績通知單。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部分真題展示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題,每題1分,共50分。
1.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對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錯誤的?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權利的有力武器,也是人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B.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也承擔應盡的義務
C.人民通過各種途徑直接行使立法、執法和司法的權力
D.人民根本權益是法治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法律要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運用
2.相傳,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族人與鄰人爭宅基,兩家因之成訟。族人馳書求助,張英卻回詩一首:“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族人大慚,遂后移宅基三尺。鄰人見狀亦將宅基后移三尺,兩家重歸于好。根據上述故事,關于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關系,下列哪一理解是正確的?
A.在法治國家,道德通過內在信念影響外部行為,法律的有效實施總是依賴于道德
B.以德治國應大力弘揚“和為貴、忍為高”的傳統美德,不應借訴訟對利益斤斤計較
C.道德能夠令人知廉恥、懂禮讓、有底線,良好的道德氛圍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
D.通過立法將“禮讓為先”、“勤儉節約”、“見義勇為”等道德義務全部轉化為法律義務,有助于發揮道德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3.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完善立法體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A.改進法律起草機制,重要的法律草案由有關部門組織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起草
B.完善立法協調溝通機制,對于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引入第三方評估
C.完善法規、規章制定程序和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
D.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
4.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要求健全依法決策機制。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上述要求?
A.甲省推行“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制度,將風險評估作為省政府決策的法定程序
B.乙市聘請當地知名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對重大決策進行事前合法性審查
C.丙區因發改局長立下“軍令狀”保證某重大項目不出問題,遂直接批準項目上馬
D.丁縣教育局網上征求對學區調整、學校撤并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事項的意見
5.某法院完善人民陪審員選任方式,在增加陪審員數量的基礎上建立“陪審員庫”,隨機抽選陪審員參與案件審理。關于人民陪審員制度,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應避免陪審員選任的過度“精英化”
B.若少數陪審員成為常駐法院的“專審員”,將影響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公信力
C.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通過參與司法養成守法習慣
D.陪審員的大眾思維和樸素觀念能夠彌補法官職業思維的局限性
6.中國古代有“厭訟”傳統,老百姓萬不得已才打官司。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司法領域卻出現了訴訟案件激增的現象。對此,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相比古代而言,法律在現代社會中對保障人們的權利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B.從理論上講,當訴訟成本高于訴訟可能帶來的收益時,更易形成“厭訟”的傳統
C.案件激增從一個側面說明人民群眾已逐漸樹立起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觀念
D.在法治社會,訴訟是解決糾紛的唯一合法途徑
7.法治社會建設要求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杜絕“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現象。下列哪一做法無助于消除此現象?
A.甲市將信訪納入法治軌道,承諾對合理合法的訴求依法及時處理
B.乙區通過舉辦“群眾吐槽會”建立群眾利益溝通機制
C.丙縣通過地方戲等形式普及“即使有理也要守法”觀念
D.丁市律協要求律師不得代理群體性糾紛案件
8.《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15條規定:“公安機關依法實施罰款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應當全部上繳國庫。”關于該條文,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表達的是禁止性規則
B.表達的是強行性規則
C.表達的是程序性原則
D.表達了法律規則中的法律后果
9.全兆公司利用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的便利,在搜索引擎訊集公司網站的搜索結果頁面上強行增加廣告,被訊集公司訴至法院。法院認為,全兆公司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關于該案,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誠實信用原則一般不通過“法律語句”的語句形式表達出來
B.與法律規則相比,法律原則能最大限度實現法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
C.法律原則的著眼點不僅限于行為及條件的共性,而且關注它們的個別性和特殊性
D.法律原則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適用于個案當中
10.甲和乙系夫妻,因外出打工將女兒小琳交由甲母照顧兩年,但從未支付過撫養費。后甲與乙鬧離婚且均不愿撫養小琳。甲母將甲和乙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撫養費2萬元。法院認為,甲母對孫女無法定或約定的撫養義務,判決甲和乙支付甲母撫養費。關于該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判決是規范性法律文件
B.甲和乙對小琳的撫養義務是相對義務
C.判決在原被告間不形成法律權利和義務關系
D.小琳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