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預防一些皮膚病,兒童春季疾病是每個人都應該注意到的,這份完整的2017春季皮膚病防治知識大全,叫你如何預防,防止這些高發疾病的方法哦!
2017春季皮膚病防治知識大全摘錄
春天的腳步悄然而至,天氣暖和了,人們也增多了戶外活動頻率,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時,更需提早進行春季皮膚病防治?靵砜纯窗!
一、過敏性皮膚——離開過敏原
春天是氣候轉換的季節,由于空氣中散布的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質,一些有過敏性皮膚的人在接觸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氣等物質后,皮膚會出現紅腫、發癢、脫皮及出現過敏性皮炎等異常現象,因為這些問題到皮膚科門診來求治的病人也不少。
防治方法:減少過敏先要離開過敏原,皮膚敏感的人戶外活動時要比一般人更小心,免得面部皮膚沾到花粉等物質。
二、皮膚瘙癢——冬季延續癥
皮膚最外面是角質層,如果角質層受傷,那么它保護皮膚的作用就會失去,細胞內的水分容易蒸發掉,皮膚就會更為干燥。所以即使瘙癢程度加劇了,也不能使勁抓撓,因為把皮膚抓破了會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細菌容易進入皮膚引起皮膚發炎、潰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冷敷來化解瘙癢。
防治方法:應對春季皮膚瘙癢,首先應該選擇質地柔軟寬松的棉織物,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不要每天用強力的浴液或肥皂使勁擦洗,洗澡太勤只會使皮脂減少更為加劇,刺激皮膚更加瘙癢。洗澡時,水溫應在24℃至29℃。水溫過高,皮膚表面毛細血管擴張,會給皮膚帶來損傷。
三、病毒性疾病——當心風疹麻疹
春天是孩子容易被風疹、麻疹病毒侵害的季節,這些疾病原屬于傳染病,但由于會出現皮疹等反應,一些年輕的父母分不清楚,也會到皮膚科求診。
防治方法:對于這類疾病,家長最應該注意的是隔離。如果在幼兒園或學校發生了麻疹、風疹,應該讓健康的孩子盡快和病兒隔離。
春季兒童常見病
在萬物復蘇的春季,許多細菌、病毒等也“躍躍欲試”,所以春天是許多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在易感人群中,健康防御系統還未完善的兒童當然是“易感人群,屬于重點保護對象”。其中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腸道疾病、其它傳染性疾病的兒童患者明顯增多。具體來講:
常見病種類:
第一大類:呼吸道疾。汉粑到y疾病是春季最常見的疾病,占兒科門急診就診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等。
第二大類:過敏性疾。哼^敏體質的寶寶容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變態反應性蕁麻疹、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其中以過敏性哮喘最為危急,處理不及時容易導致生命危險。
第三大類:腸道疾病:因為外出的機會增多,在外吃東西的機會也增多,孩子們時常用臟手吃東西,患腸道疾病的機會會增加。
第四大類:傳染性疾。浩鋵嵾@一類與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的疾病有一定的交差,如風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禽流感、手足口病等發病率增加。
這主要是由于:
1、春寒襲擊,天氣忽冷忽熱,溫差波動大,直接影響小兒機體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下降。
2、冬天里,身體漸漸對寒冷習慣了,春天天氣轉暖,氣溫回升后,人體內部系統卻還來不及調整適應,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分泌減少,產熱降低,抗寒能力減弱。
3、春暖后,自然界微生物"冬眠"后開始"復蘇",孳生繁殖,且致病力強。
4、春季里空氣干燥,百花盛開,加上風多,花粉、飛絮的擴散量也大,人們外出春游時容易接觸過敏源。
針對這些疾病,家長們應注意怎樣預防呢?
家長朋友們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時增減衣服。要遵循"春捂秋凍"的古訓,初春乍暖時,不要急于給孩子減衣,氣溫驟降時,要及時添衣。
2、注意衛生。要經常保持室內清潔,開窗通風,使室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要勤曬被褥和換衣裳,少帶小孩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加強食品衛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
3、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適量魚、肉、雞、蛋外,應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嬰幼兒必要時要吃點魚肝油和鈣片。
4、充足睡眠。春天易發生"春困",保證小兒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兒生長發育,又可增強免疫力。
5、加強室外活動。風和日麗,讓孩子到室外活動,能得到日光照射,吸進新鮮空氣增強小兒造血及免疫功能。
6、計劃免疫。要按計劃及時進行預防接種,以預防小孩子常見傳染病。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