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元節已經快要到了,現在為大家帶來2017中元節嚇人圖片大全,可以讓你與朋友圈聊天的時候送去你的圖片祝福,這些表情有著各種動態的表情,感興趣的可以使用哦!
中元節的由來
道教節日能與傳統民書相應,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即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后,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后,已成為民俗節日。
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漢人于中元節放河燈,道士建醮祈禱,乃是漢族傳統民俗,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于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為三官大帝的誕辰。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減輕了一些,希望他們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則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云觀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于日常生活中復合儒、佛、道三教,成為農歷7月15日的中元節,民間則稱農歷7月為"鬼月"。
2017中元節嚇人圖片大全預覽
中元節表情
鬼表情圖片
鬼眼嚇人
嚇死你
2017中元節相關新聞
晚間19時,成都市武侯區玉林一巷某角落出現了星火和煙霧,一堆尚未燒盡的冥紙冥幣被風吹得四處分散,玉林街道城管隊員們巡邏至此,進行滅火和清掃的時候,發現不遠處,一對夫婦正在給另一堆香火“添火”。“大哥、大姐,我們幫你把火滅了哈,成都現在禁止燒香蠟紙錢。”城管隊員跟他們講起了道理,”你們思念逝者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我們還是最好換成環保的方式。”這對夫婦連忙表示,以后不燒了,老爺子生前喜歡喝酒,我們敬他一杯酒,了表思念之情。“背街小巷這種現象確實比較多。”
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城管中隊姚友倫介紹,玉林街道片區有78條大大小小的背街小巷,每晚都有40余人參與巡邏,發現一處勸導一處,盡可能減少焚燒現象。并且,“從前兩天起,環衛工人古阿姨也加大了清掃頻次,增加了工作量,發現一處就及時清掃干凈。”
據悉,《關于禁止在我市公共場所焚燒冥紙冥幣的通知》要求,中元節前,加強宣傳教化,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明祭祀宣傳,大力提倡和推廣鮮花祭祀、植樹祭祀、誦讀祭文等文明祭祀方式,積極營造文明祭祀、綠色中元的濃厚氛圍。目前,成都各區縣已紛紛組織城管隊員們對背街小巷、沿河區域、游園廣場等重點區域進行了巡查,對巡查中發現焚燒冥紙冥幣等祭祀用品的市民進行了文明勸導,堅決制止其在公共場所焚燒冥紙冥幣的行為。同時,城管部門還加大了街道清掃保潔力度,確保焚燒產生的灰渣及殘留垃圾及時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