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中的白露到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到了白露,天氣就開始轉涼了,小編帶來了白露節氣圖片素材,需要的朋友可以來下載!
白露圖片大全
白露節氣介紹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相關新聞
白露為霜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禮記》云:“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詮釋為:“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諺語云:“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過了白露節,夜寒日里熱”。白露過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普照,氣溫尚熱,但太陽一落山,氣溫便很快下降,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季節。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之美名。
《詩經·秦風·蒹葭》有一首著名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描寫的是一片水鄉清秋的景色。生長在河邊的茂密蘆葦,顏色蒼青,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秋風涼爽襲人,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我心中的那個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旁。這首詩把白露時節特有的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交鑄在一起,創造一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觸情見景的意境。三國曹丕在《燕歌行》中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的詩句,描繪了一幅白露時節秋色圖:秋風蕭瑟,草木零落,白露為霜,候鳥南飛。魏晉時期的詩人左思《雜詩》中也有:“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的詩句。
唐代詩人徐敞在《白露為霜》一詩中云:“早寒青女至,零露結為霜。入夜飛清景,凌晨積素光。”顏粲也有“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的詩句。詩人在白露節的當天看到水邊的蘆葦白了,籬笆下的菊花也盛開了。想起了“蒹葭”這首詩,不由地勾起了思鄉之情。白居易在《南湖晚秋》這首詩里描繪出了一幅凄涼的晚秋圖:白露到來,秋風蕭瑟,荷花凋殘,楓葉染紅,蘆草枯黃,到處一片蕭瑟景象,詩人觸景傷情,懷念身居異地的親人:“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唐朝詩人盧殷也在《悲秋》一詩中云:“秋空雁度青天遠,疏樹蟬嘶白露寒。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元代作曲家吳西逸在秋夜酒醉后,看到周圍的景色,有感而發,創作的一首小令《清江引·秋居》:“白雁亂飛秋似雪,清露生涼夜。掃卻石邊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滿天人睡也。”全曲文字簡潔,意境瀟灑,色彩淡雅,格調清新,白雁、雪、云、月、星斗,組成一幅靜謐清涼的秋夜畫面,素雅之色襯淡泊之情。
- PC官方版
- 2017白露節氣圖片帶字圖片大全最新高清完整版 2017白露節氣圖片大全高清版 白露節氣高清圖片大全高清打包版【帶字】 2017二十四節氣白露圖片高清版超清版 2017白露詩詞欣賞帶字圖片大全高清無水印版 二十四節氣白露圖片高清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