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過后就是拜年走親戚串門啦,很多小伙伴都會在大年初一拜年,可是拜年需要說那些吉祥話呢,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適合2018大年初一拜年吉祥話,大家可以前來借鑒。
大年初一拜年吉祥語
1、過年期間不要從事灑掃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2、過年期間不管是被要債或者是跟人家要債的人在一整年間都會很倒楣,因此忌諱向人討債。
3、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
4、認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過在當今社會,當孩子們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緊,只要大人們趕快說上一句:“歲(碎)來(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也就化兇為吉了。
5、過年期間白天睡午覺,表示整年度都會很懶惰,其中的含意是因為過年期間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覺的話對人很失禮。
6、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jīng)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7、廚房不應懸掛蒜頭、洋蔥、辣椒等。這些東西容易吸收陰氣,另外廚房中的各種菜刀或水果刀不應懸掛在墻上,或插在刀架上,應該放入抽屜收好。
8、大門不宜換除。大門在風水學里面有重要的作用,掌管納氣的好壞。如果在大掃除中,大門正值五黃、二黑病等這些兇星飛臨,剛巧動了或換了,則為大忌,或引起一系列兇事。因此大門可清潔,不可換。
9、忌吃藥: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要吃為好。
10、春節(jié)期間不宜大興土木,進行大動大拆室內(nèi)裝修,盡量避免鉆墻、動土,避免位置流動遇兇煞致不吉。如果要家裝,一定要在節(jié)前一個星期把房子整理好。
大年初一拜年的習俗和禁忌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大年初一“開門炮”有哪些講究?
貼紅福、吃灶神果、做羹飯……在很多老寧波人眼里,以前的春節(jié)都是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但現(xiàn)在日子越過越好,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了。
寧波市民俗專家、市文化研究會會員周東旭說,老底子過年絕不是吃喝玩樂這么簡單。從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到正月十五,寧波家家戶戶過年要祭灶、掃塵、貼門對、守歲、迎財神、鬧元宵等,過年內(nèi)容多達幾十項,但現(xiàn)在很多年俗被逐漸遺忘,沒那么講究了。
不倒垃圾不掃地不喝粥
初一第一餐不能開葷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開始,有很多禁忌,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能都不知道。比如,這一天不能拿掃帚掃地,也不能倒垃圾。這是因為怕“掃走財氣,肥水外流”;這一天不能喝粥,要是年初一喝粥,財物就不會進門,而且會像水一樣流走;這一天不能吵架、罵人或打碎碗、杯、瓷器等易碎器皿。
這一天,連說話都要格外小心,不能說“破”、“死”、“光”、“窮”這些不吉利的字。如果小孩子不懂事,說了這些不吉利的話,大人就得趕緊說“小囡不懂事,小囡放屁,百無禁忌。”這類的話加以補救。
小時候,每到大年初一,大人都會再三叮囑,不要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打碎東西。碰到鄰里街坊都要行拱手禮,互相拜年,說些吉祥話。“掃地、倒垃圾這些事早在大年三十之前都要干完。大年初一掃帚不能動,一旦動了意味著好運氣掃走了,還會破財。”
寧波人正月初一都要吃湯果,用糯米粉搓成的小圓球,寧波常常將其做成“漿板湯果”。一般,老寧波人在正月初一的第一餐是吃素的,不能吃肉魚之類的葷食。而湯圓的餡是有豬油的,屬于葷食。
在余姚、慈溪等地,新年第一天的第一件事是祭拜祖先。
相關新聞
再過一天就是除夕,年味越來越濃了,很多人開始提前賀歲、給親朋好友送祝福。來自支付寶“一字千金”的數(shù)據(jù)顯示,“安”字成為頻度最高的新春祝福漢字。
“一字千金”是支付寶今年推出的一個新功能,網(wǎng)友可以選擇自己最想送給好友的一個字相贈。數(shù)據(jù)顯示:平均每10個參與者中,就有一個人把”安“字送給親朋好友。排名第2至第5的祝福則分別為:福、暖、財和帥。
許多網(wǎng)友說,送“安”是因為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朋友和家人們平安健康,國家和社會能長治久安。
一名網(wǎng)友說,送“安”是因為自己和好友一個在南半球,一個在北半球,相隔遙遙,難以照顧對方,最希望的就是彼此平安,相互安好。一名電力系統(tǒng)的一線員工網(wǎng)友說,家人希望他不僅能保障電網(wǎng)安全,自己工作期間也能平平安安。還有網(wǎng)友說,“安”字是寶蓋下面一個女字,寓意家中有妻,送給朋友是希望他早早脫單。
支付寶產(chǎn)品經(jīng)理冠華說,支付寶連續(xù)三年的五福活動,讓更多年輕人尤其是全球各地的人認識了“福“這個漢字,了解了中國的福文化,而福字還只是中國漢字寶庫的滄海一粟,“我們推出一字千金的初衷是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讓更多年輕人發(fā)現(xiàn)漢字之美,弘揚中華漢字傳統(tǒng)文化。”
近幾年來,漢文化、詩詞熱成為全世界的一個趨勢。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聚焦傳統(tǒng)文化的電視節(jié)目相繼走紅,讓觀眾認識和重溫了中華漢字的魅力。漢字還融入到時裝設計中,近兩年的多次國際時裝周上,漢字成為了全球追捧的時尚元素。
有文化專家表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民族的黏合劑。漢字的“書同文”,讓中華文化得以綿延幾千年而不斷。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以年輕人為主的人群在網(wǎng)上積極參與和發(fā)起用漢字送祝福活動,既讓傳統(tǒng)文化借助新的傳播載體重新煥發(fā)光彩,也有助傳統(tǒng)文化在年輕群體中的傳承。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