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于2020年的教師節動態圖,可以發給教師們來祝福他們,非常好看的有趣的圖片,通過微信發送,還有各種免費祝福語分享,來傳遞你的祝福哦,2020年最新的動圖分享!
教師節動態圖分享
教師節祝福語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桃李芬芳,其樂亦融融.祝福您,節日愉快!
2.我們喜歡你,年輕的老師;您像云杉一般俊秀,像藍天一樣深沉;您有學問,還有一顆和我們通融的心。
3.難忘老師的目光任歲月潺潺的流淌,不能忘懷是始終是老師的目光。它洞穿千年的風霜伴隨著竹露的清響,帶來朝露中第一縷陽光。教師節到了,愿全天下的教師身體安康。
4.那一年,我們還對您的教導感到厭煩;那一年,我們的目光還時時被校外的繁華所吸引;那一年,我們還只是一個懵懂的少年。離開學校之后,才感到您的教導師金玉良言。祝老師教師節快樂。
5.朵朵鮮花綻放在您手下的土地上,一陣風吹過,細細的花瓣飄落在您的發間,沒有為您增添繽紛的色彩,卻染白您濃密的鬢發——老師,辛苦了!
6.輕輕一聲問候,不想驚擾您,只想真切知道您一切是否安好。身體安康是學生們最大的安慰。謝謝您付出的一切!
7.一支粉筆寫就您人生的軌跡;兩鬢染霜譜成您人生絢麗的樂章;三尺講臺留下您人生的燦爛和輝煌!祝天下老師幸福開心,節日快樂!
8.十年樹木百年人,老師恩情比海深。一日為師終身父,畢生難以報師恩。
教師節家長怎么做
簡單的祝福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老師教育孩子并沒有奢求會收禮,在教師節,家長給老師送上簡單的節日祝福,主動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這就是最好的節日禮物了,這樣就可以表達對老師的尊重。教師節是老師的節日,學生家長要在這一天給老師帶來輕松,而不是用送禮讓老師陷入困擾。
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配合老師工作。父母要主動與老師溝通自己家的孩子在學校是否有問題存在,并且虛心地向老師詢問該如何配合老師處理。家長和老師的配合才能讓孩子的成長受到學校和家庭的雙重保護,也能給老師減輕一定的負擔。
鼓勵孩子制作簡單禮物,表達節日祝福。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小手工送給老師,比如明信片、折紙等等,這些能夠幫助孩子表達自己對老師的祝福,也能讓老師感受到孩子的尊重和有心,比那些物質的禮物要有用的多。
家長能讓孩子變得懂事,這才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物質上的禮物只會帶來很多的麻煩。教師節到來,父母可以給老師簡單的祝福,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的問題,配合老師工作,鼓勵孩子制作簡單禮物,表達節日祝福。
相關資訊
新學年伊始,校園里再次響起瑯瑯的讀書聲。和學生們共同奏響這美妙“樂章”的,還有一大撥剛走出校園不久的青年教師。
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許多青年教師是第一次或第二次“過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95后”。青春洋溢的他們帶著期待和夢想“重返”校園,給校園注入的除了知識和素養,更多的是一種活力和創造力。
這些“95后”,對教師這個職業有怎樣的認識?真正成為教師后又有怎樣的收獲?教師節來臨之際,山西晚報記者走近青年教師這個群體,聽聽他們的“青春宣言”。
高燕
出生于1996年12月,2019年畢業于山西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任教于太原市令德中學,初中語文教師。
我眼中的老師:
“教師想把學生培養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該是這種人。”這句話,我深以為然。因此,不斷完善自己的職業修養,是教師實現職業理想的必然要求和必備素質。
在我看來,教師應該能夠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敬互愛互助關系,做有溫度的教育,能與學生同心共情,走進學生內心世界。同時,積極創設友愛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愛上課堂,因課堂而有所獲,進而親其師、信其道。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更應注重自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教師不僅是照亮別人的“蠟燭”,更是不斷充電的長明燈。
我的收獲:
任教這一年,我認識到年輕是一把雙刃劍,有蓬勃的教育熱情,也有經驗不足帶來的無助。還好有前輩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幫助和扶持,給了我尊嚴、勇氣和自信。我將充分利用好青年教師易于與學生親近互動的特點,積極主動地提升個人職業素養,長足地輸入,潤物細無聲地輸出。
張帆
1996年7月生人,畢業于太原師范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現任教于山西省實驗小學中車分校,體育教師。
我眼中的老師:
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句話: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大意是說,要讓人們的精神變得文明,讓他們的身體變得強健。而我認為,培養出這種人,就是我們體育老師的職責和光榮使命。作為一名體育老師,首先要熱愛本職工作,具有堅定的敬業精神。其次,全面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學生在快樂中得到鍛煉。第三,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不斷汲取新的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真正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我的收獲:
成為一名體育教師已有一年,我收獲頗多,尤其是對創新和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停課不停學”中,我們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平臺對學生們進行線上體育教學,為大家的健康“加分”。復課期間,我們又突破原有的有接觸眼保健操,新編了無接觸的眼保健操,讓學生以更科學的方式鍛煉。這種屬于體育教師的創新與責任,讓學生們在“愛運動、會閱讀、善思考”的教學理念幫助下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趙雅琴
1995年11月生人,畢業于中北大學,2018年入職萬柏林區和平北路第二小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兼班主任。
我眼中的老師:
有很多人說過,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之前記得,如今懂得。很榮幸我成為這一光輝職業中的一員。“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漫長而艱難的育人之旅。
我的收獲:
上崗兩年,我體會到了教師的苦與累、平凡與無私。面對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我揣摩著、嘗試著,與他們交流著,在忙碌與瑣碎中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收獲。干一行,愛一行,我深愛教師這個職業,希望能用汗水、智慧和這顆年輕的永不言棄的心,幫孩子們撐起一片屬于自己的燦爛晴空。
潘嘉欣
1995年11月生人,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2018年9月入職太原市萬柏林區西峪街學校,擔任歷史教師。
我眼中的老師:
提到教師,人們腦海中立刻浮現的就是園丁、蠟燭,是一個犧牲自我、照亮別人的職業。但在我眼中教師不限于此,這還是一個不斷提升自我的職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是相互學習、相互成就的關系。一個具有辯證頭腦的教師,善于從學生身上吸取各種營養,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
我的收獲:
剛走上教師崗位時,我最先體會到了教師工作的辛苦和不易,隨著深入地了解,和孩子們接觸的增多,我慢慢體會到了教師這一職業的幸福感。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個小小的進步,我都感到無比開心和自豪。我越來越覺得,教師就像是一杯紅酒,初嘗苦澀,但越品越有味。
馬小雅
1996年6月生人,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2018年入職太原市后小河小學,語文教師。
我眼中的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我認為,這句話說得特別精辟。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立德樹人。“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良好品質與精神氣質去影響同學,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授業”就是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用恰當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能更好地接受、吸收與利用知識。“解惑”是指學生通過主動學習提出疑惑,老師要有效地解決。這要求老師采用恰當的方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進而發掘培養學生勇于質疑的精神。
我的收獲:
從第一次登上講臺那天開始,在夜晚入睡前,我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個個孩子可愛的笑臉,思考著明天要為他們做些什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明白了,教育需要愛也需要培養愛,我深信只有愛滿天下才能換來桃李芬芳,嚴慈相濟,是我教育的宗旨。
魏晨瑆
1995年9月生人,畢業于寧波財經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2018年入職太原市后小河小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
我眼中的老師:
對教師這個職業,人們有著數不清的贊譽:“教師是陽光底下最輝煌的職業”“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社會給予教師這么高的評價,可見教師的工作是何等重要!在新時代,一名優秀的老師不僅僅傳授知識,他更應該是學生生活上的伙伴與引路者。
我的收獲:
時光荏苒,我從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小學教師,已有兩年多了。在這兩年多的工作中我完成了角色轉型,在前輩們的細心關懷與熱情幫助下,漸漸明白了教育的真諦。
張寶華
1996年10月生人,畢業于重慶郵電大學英語專業,2019年入職太原市后小河小學成為一名英語教師。
我眼中的老師:
我認為教師是感情豐富的表演家,將系統科學的知識展現、傳授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言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也與時俱進,跟隨學生們一起成長。
我的收獲:
人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實屬難得,能成為一名教師我倍感榮幸。工作一年多,從一開始的緊張到漸入佳境,除了自己的努力,還要感謝幫助我的老師們、陪伴我的同學們,我會繼續加油。
李聞寧
出生于1995年2月,畢業于西南大學英語專業,太原市成成中學高中英語老師。
我眼中的老師:
人們都說任何一個理想信念都需要一個引路人來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在我的成長中,教師這個角色對我有著非常重要且持久的影響,讓我發現教師原來可以帶給學生這么大的力量,能夠無形中對學生有這么大的影響,這個職業真的充滿了正能量。我始終認為,人生意義的一部分就在于能夠給身邊的人以積極的影響,通過自己的成長經歷我發現,原來教師就是這樣一個給人以積極影響、指引以及正能量的職業。
我的收獲:
教育教學是一門藝術。每一次的集體教研備課、講課、制作學案、批改作業,都像雕琢一件藝術品一樣需要仔細思考、精心設計;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與學生的每一次交流、談心更需要展現語言的藝術,這樣才能做到最有效、最高效的溝通。
教師職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與付出,并要言傳身教。我始終堅信身教勝于言傳,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要求自己做到,爭取做到用行動去影響學生,用心去感化學生,這樣的教育成效雖然需要漫長的時間積淀,但是產生的影響一定是深遠的、入心動情的。
郜玉
1997年8月生人,畢業于西南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太原市實驗小學數學老師。
我眼中的老師:
在我眼中,老師是一個偉大且具有挑戰性的職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陪伴學生成長,有一種無法形容的快樂和幸福。
我的收獲:
通過一年的工作,我覺得教師的成長,其實是一個從挫折到自信再到挫折的循環。剛上班時,第一次面對這些孩子,面對各種瑣事總有些無奈。這個時候多聽課、多學習、多聽講座,努力找到方法和技巧,工作中逐漸找到了自信。不過,到這時候并不算結束,在這個階段還會遇到新的挑戰新的挫折。不忘初心,努力學習,多請教多思考,一點一滴的成長,都是收獲。
李倩倩
1997年7月生人,畢業于西南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太原市實驗小學數學老師。
我眼中的老師:
教師是一個很單純又很神圣的職業。就像列寧說的,“老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成為一名老師,每天跟孩子們在一起,見證他們的成長,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與此同時,老師還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巨大責任。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老師必須以身作則來引導和幫助學生,幫他們把握好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我的收獲
“學海無涯,教無止境”。作為一名老師,要不斷學習,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日常教學中,要認真準備每一節課,做好課后反思,多聽名師講課,才能向著優秀教師的目標努力前進。
梁嘉輝
1995年8月生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化學專業,太原市十二中高中化學老師。
我眼中的老師:
以前一直認為自己學習好、解題快就可以當好一名教師,工作后才發現,想做一名好教師,自身專業素質要過硬,課堂上還得注意和學生的配合。課后,作業的落實問題也很重要。有些孩子因生活或者人際關系的原因心情不好時,自己又得做心理老師給他們進行心理疏導。所以,我覺得教師應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我的收獲:
工作兩年有余,覺得要學習的地方很多,幸好所在平臺給了我很好的機會,可以有較多機會接觸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跟隨專業團隊進行備課研究。但隨著教學時間的增加,我越來越有一種“吾生有崖,而知無涯”的感覺。因此,我申請了華東師范大學的在職研究生,想在理論方面跟進一步,以更好地指引孩子們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高維進
1999年5月生人,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太原市成成中學語文老師。
我眼中的老師:
從小我就很喜歡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景仰其知識淵博,羨慕其揮灑自如,敬若神明。教師這一職業很特殊,是在培育人,為祖國的未來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古人所言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到我們如今的“立德樹人”與“教書育人”,都在強調教師要從“人”與“知識”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育。初入這一職業的我,深感肩上重任。不僅要幫學生成功度過高中階段,走入更高的學府,更重要的是讓其成為一個懂得進取的、人格完善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未來社會的主體公民。這是一個崇高的職業。
我的收獲:
在還是學生的時候,我認為在高考大壓力下,“教書育人”可能更側重于教書,而成為一名老師之后,讓我覺得“教書育人”這一目標的實現是可以期待的。起初進入新環境的我是期待又忐忑的,但是學校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和培訓,讓我很快找到了歸屬感,也給我指明了成為一名合格成成教師的道路。在近一個月的工作中,我切實感受到了來自身邊的溫暖。老教師帶新教師,師徒結對,積極歡迎新教師去聽課,主動去聽新教師的課,幫助新教師發現不足,及時改進;備課組集體備課,各位老師都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以求得共同進步和發展。
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我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認真汲取營養,多向富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學習,使自己迅速成長。要盡最大可能地發揮自己接受新事物的優勢,腳踏實地備好每一節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在學中教,在教中學,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被學生認可的語文教師,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名“能教”“善研”的學者型研究型教師。
楊鈺鈺
1995年10月生人,畢業于陜西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太原市成成中學道德與法治老師。
我眼中的老師:
每個孩子的成長路上可能都會有這樣一段迷茫期,渴望有人理解,有人幫助,有人引導。在我青春懵懂的時期,遇見了一位好老師,他帶我走出了困惑與無助,也喚醒了我、點燃了我心中的火苗,讓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在我眼中,老師就是能夠給他人的生命帶來一份光的那個人。我一直希望自己長大后,能成為“下一個他”,現在我很幸運地做到了。
我的收獲:
忙碌而幸福。作為一名年輕老師,由于經驗能力的欠缺與學習需求的增大,無論是聽課研課,還是講課授課,從教學設計、課件制作、作業批改到檢測落實,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精心雕琢,這樣的生活是忙碌的。但作為老師,這樣的生活更是幸福的。我常常覺得,老師是一份容易讓人有獲得感、感到幸福的職業。因著身邊同事的關懷與信任,因著學生正在發生的一點點的改變,都能讓人輕易紅了眼、暖了心。
焦慮卻自信。當前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對每個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年輕人,我們有學習進步的渴求,也有壓力,難免會有些焦慮感。但是面對這個時代的壓力,我也是自信的,自信得益于我處于成成中學這樣一片廣闊的平臺上,更得益于成成中學對青年教師的引導培養上。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