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于足踝領域的醫學交流平臺,足踝醫笙app讓醫師們更好的實踐學術交流,想成為足踝醫師的朋友可以通過此軟件學習和溝通,在線咨詢足踝相關的問題,促進足踝外科的持續發展提升專業領域的知識。
【交流】專為醫學人士打造的交流分享模塊,你可以在其中發起話題、參與作答、邀請作答、評論回復......與其他人分享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同時獲取同道的見解;
【學院】學習瀏覽足踝相關的專業講解和經驗,視頻、文章、圖書、期刊,應有盡有;
【我的】完善系統的個人信息展示,知識收藏管理,消息及時推送;
由足踝領域專業醫師自愿組成的學術交流平臺,是足踝醫師自我提升、進行臨床實踐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足踝醫笙」致力于積極推動國內外足踝專業醫師臨床知識、技能和經驗的交流與分享,進而改善和提高足踝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原則:活血消腫,祛瘀止痛,正骨理筋,恢復功能。
施術部位:傷側踝關節及小腿部。
取穴:陽陵泉、足三里、絕骨、承筋(承山)、丘墟、昆侖、解溪、仆參。
施術手法:揉、動、牽、搓。
時間與刺激量:每次十五分鐘左右,刺激量應視病情而定
手法操作:以左側踝關節外側扭傷為例。病人仰臥位,術者取坐位,手法分3步施術。
(1)內翻推摩滾揉法術者左手握住傷足前部,右手大魚際由下向上推摩,掌側滾傷處周圍數分鐘。而后拇指緩緩用力往返推、揉傷處筋肉2到3分鐘;繼之,將傷足極度內翻,拇指繼繼輕揉踝部損傷處1到2分鐘,將足恢復中立位。
(2)按摩俞穴鎮痛法:拇指撥陽陵泉,揉、壓足三里、絕骨、昆侖,拿承山穴各零點五到一分鐘。
(3)伸屈牽動搓摩法:術者右手拇指按壓傷處,余指托握足跟,左手握住足前部并將其極度背伸;繼之,迅速而正確的突然用力將足踝部跖屈(此時多聞一輕微響聲)。而后,右手托拿足跟部,左手仍握足前部,兩手協同用力,在牽引下背伸跖屈、左右搖轉再屈、伸踝關節;恢復中立位,用右手大魚際搓、摩傷處及其周圍,以熱為度。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