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區,是江蘇省淮安市下轄區,,是淮安市政治、交通、經濟、文化中心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清江浦文旅云app給大家帶來當地的一些特殊旅游景點跟活動,方便大家玩的開心。
清江浦文旅云是綜合文旅資訊,活動信息,文旅資源及文旅服務的一站式發布平臺,同時具有互動等社交性質。具有培訓講座、旅游推薦、文旅地圖等功能。展示本地特色及資源,一鍵開啟精彩文化生活。
夏商周時期,清河境內是淮夷、徐戎活動范圍。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先屬吳、越,后歸楚國。
春秋末,屬吳。吳被滅后屬越。周貞定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45年),楚國屢侵泗水流域,淮陰歸屬時越時楚,后來終屬楚。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始設淮陰縣,屬泗水郡(一說屬東海郡,也稱郯郡),淮陰縣治所設在甘羅城(在今碼頭鎮東北一里許,相傳為秦上卿甘羅所筑)。
西漢初,分出淮陰縣西南地域置富陵縣(今洪澤湖內和洪澤、盱眙的部分地區)。高祖六年(前201年),封韓信為淮陰侯,淮陰為其封邑。十一年,韓信被殺,淮陰侯國取消,仍稱淮陰縣。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臨淮郡,淮陰、富陵為其屬縣。
王莽篡漢,改淮陰為嘉信,并改臨淮郡為淮平郡。
東漢初并臨淮郡入東海郡,淮陰縣屬之,且撤富陵縣,其地入淮陰縣,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分臨淮郡故地立下邳國。建安十一年(206年),下邳國名廢除,仍為臨淮郡,淮陰屬之。
三國時屬魏,魏承漢制,沒有變更。
晉武帝初,仍屬臨淮郡。太康三年(282年),移廣陵郡治于淮陰,至晉元帝渡江,廣陵郡移去,其間共三十四年。
東晉永和八年(352 年),荀羨以北中郎將徐州刺史鎮守淮陰。
南朝劉宋泰始三年(467年)淮河之北被北朝占領,劉宋于淮陰僑置兗州鎮,七年(471年),改稱北兗州。 蕭齊建元四年(482年),兗州鎮移去。永明七年(489年)復立東平郡于淮陰,領壽張、淮安二縣。
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以蕭弄璋為北兗州刺史,州民發兵拒之,于是淮陰復稱北兗州。侯景派直閣將軍羊海幫助蕭弄璋,羊海帶著隊伍投降東魏。東魏踞淮陰,仍稱淮州郡懷恩縣。
陳太建九年(577年初), 恢復縣名為壽張。再立東平郡。
隋初,復為淮陰郡,不久廢淮陰郡為淮陰縣。大業初(605年),并淮陰于山陽(今淮安區) ,山陽兼并淮陰從這時開始。
唐武德初年,恢復淮陰縣建置。武德七年(624年),淮陰第二次并入山陽縣;乾封二年(667年),淮陰又從山陽劃出恢復縣建置。
五代至北宋時,依舊稱淮陰縣。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
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境內,南起深圳路,北至古淮河水域南岸,西靠寧連路,東臨青龍湖路和河畔路,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6月整合啟動。是一個集運動、休閑、旅游、觀光和娛樂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景區。整個景區由幾大景觀功能區構成,總占地面積約112.3公頃,投資
約4.2億元。景區由青龍湖公園、白鷺湖山莊、清河生態園、凈潭廣場、農家樂、清河城市館、中國西游記博物館、長榮大劇院、紅娘廣場、清河文化館、古淮樓、中國淮揚菜美食文化博物館、古淮河生態公園等組成。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
古黃河生態民俗園位于淮安市區西北部,黃河故道南側,東西長2800米,南北寬480米,占地114.4公頃。梨樹、桃樹等各類果樹2萬余株,其它各類喬木10余萬株。生態民俗園包括柳樹灣風景區、桃花塢景區、植物園區、花卉基地四個景區。
石塔湖公園
石塔湖公園位于漕運西路北側,人民北路東側,占地3.5公頃(水面2.64公頃)。,1997年6月1日建成后即向市民免費開放。公園保留了原有地貌水體,筑以亂石駁岸、鏤空圍墻,沿岸栽植雪松、棕櫚、垂柳、碧桃、桂花等四季花木,飾以置石、涼亭、小品、雕塑,營造休閑氛圍。湖面碧波蕩漾,
各色游船徜徉躑躅。環湖設置園燈,主要景點綴以霓紅燈。
網友評論
支持( 0 ) 蓋樓(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