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修寶是一款運用生物反饋原理,進行靜修養生的APP。我們秉持著生命在于運動,長壽在于靜修的理念,為更多人的健康帶來福音。通過采集人體的生理信號轉換成數據,讓用戶更直觀更確切的掌握身體狀態。通過實時的反饋信息,進行靜修養生,調動出人體的能動力和自愈力,運用最原始最健康的方式養生調節。
靜養注意事項
1、靜養的時間。靜養功夫到極深處,本應在日常行、住、坐、臥間都能寂然凝靜,心不為外界事物所動。也就是佛家講的“禪定”,“禪定”并非與靜養等同,靜養只是一種形式,禪定則是“內不動心,外不著相”。對于初學者或單純為了治病健身者來說,靜養的時間可根據自己的時間而定。一天至少要靜養半小時或一小時左右,隨著功夫的加深,每天可根據情況延長時間。每天如能有效靜養一小時(指靜心打坐的時間為有效時間),可控制身體的疾病不再發展。每天如能有效靜養一小時至兩小時,身體狀況可明顯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有條件,每逢陰歷初一、十五及各節氣應在子時靜養(夜里11點至1點),會得到更佳的效果。
2、調節飲食。經常靜養,雜念減少,心神清靜,能量內收,體內消耗能量逐漸減少,則不需多食多飲。靜養前不要吃飽,過飽靜養時易腹脹。平時應以素食淡飯為主,韭菜、蒜、肉類、牛奶食后在體內易產生瘴氣,在體內竄動,影響入靜效果。因此,盡量少食肉類、韭菜、蒜和牛奶之類食物。
3、避免生氣。平時要盡量避免生氣,避免生氣的調心方法在前面已談過。如果生了氣,不要馬上靜養,把心情調整好之后再靜養,方可收效,否則有害無益,適得其反。
4、避免受風。在靜養時,由于全身放松,毛孔和穴位均打開與宇宙交換信息及能量,全身骨關節也處于松馳狀態,此時易受風寒。因此在靜養時要避免門窗小縫之風及穿堂風,夏季要避免空調、電扇的直吹。
5、勿追求速效。靜養時不可追求速效,一切要順其自然。有些人可能急于除病,練了幾天,幾十天病沒有好,也許連方法還沒有正確掌握,就急躁懷疑。應該“有意練功,無意成功”。千萬不可執著,剛一執著,心已波動,實已出偏。耐心緩步,持之以恒,其本身即是一種修心磨性。只要堅持下去,終有到達,功夫不負有心人。
6、對幻境的處理。靜養日久,靜中生定,定能生慧。在入靜入定的狀態下,你可能閉著眼睛會看到一些黑白或彩色的圖像,有時可能還會看見別人或自己的內臟、骨骼。當這些幻境出現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要害怕,它是充滿空間的一種信息波。二是不要執著去追求,看的多了,就把能量給消耗盡了。過于執著追求則易“走火入魔”。在打坐時無論看到什么景象,無論看到的是佛還是魔,應當特別記住兩句話:“不貪不求不執著,不理不睬不動念”,任何魔境都對你無耐。三是對于干擾你入靜的各種圖像,要把它當作幫你磨性,助你修心的良機,不理不睬,只管靜心,如心煩意亂,則是動心入魔。因此,無論出現或不出現各種情況,當不取不舍,一心寂定,切勿執著,否則將會誤入歧途,而障阻正定的修持。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