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筆記教育記錄社區兒童家長必備的育兒社區,提供大量育兒知識,分享真實育兒經驗,與千萬家長進行探討育兒的話題,幫助家長輕松的養娃。
【選課,買課前,先看家長筆記】
超18000+條上課超過半年真實、客觀的家長評價,拒絕軟文,優缺點全呈現
覆蓋400+教育產品,英語、語文、數學、藝術、編程、益智等多個學科
廣告里說的都是真的嗎?斑馬AI、伴魚繪本、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
【同齡圈】
跟誰學?KET/PET/FCE考試指南、英語啟蒙、識字、raz牛津書等學習心得、育兒干貨經驗分享
跟誰玩?周末遛娃好去處、演出展覽、周邊游、親子餐廳、親近自然、徒步拓展
跟誰聊?雞娃好物推薦、我的奇葩婆婆、老公不靠譜、全職媽媽
同齡娃成長交流圈,養娃路上不再孤單。
【對話星爸星媽】
9歲牛娃鋼琴8級、小提琴6級,中英法3國語言隨意切換,太牛了
5歲娃如何拿下“平衡車+游泳雙冠軍”而且還身懷5項技能?
揭秘:5歲娃一年讀完牛津1-12、單詞量2000+、學習成人英語課程
解密牛娃養成秘籍,還原真實牛娃成長路徑
【深坑榜】
2000+家長真實踩坑記錄,幫助你高效做決定,不再踩坑!
「家長筆記」是3-12歲孩子家長的育兒親子生活交流社區。
在這里家長可以記錄分享孩子成長方面的軌跡和瞬間
也可以和萬千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養育理念、經濟投入、教育產品選購、牛娃成長路徑等 所有家長關心的養育話題
讓家長在更多家長的分享中輕松快樂帶好娃!
1、這里有兩千多名孩子真實的成長記錄,兩千多名家長的采坑記錄,幫助你來借鑒一下;
2、千萬名家長的真實點評,它們都是你很好的老師,這里還有各種育兒的相關產品了解;
3、和各種牛蛙的父母一對一的交流對話,解密牛蛙是如何成長的秘籍,還原其成長經歷。
1、這里有各種同齡娃交流圈,大家可以在這里分享交流,一起相互學習,一起進步;
2、這是屬于家長的筆記,育兒家長必備的教育社區,提供全面的育兒知識,分享經驗;
3、在這里分享和記錄孩子的成長,和千萬家長來一起養娃,讓在家帶娃變得輕松起來。
在2019年10月份上線小程序兩個月后,致力于K12教育消費社區的“家長筆記”,新增用戶便突破了15萬。這個數據的背后,是近年教育市場供給的極大豐富與家長選擇成本高企的矛盾。
針對市場缺乏鏈接供需兩端的平臺級產品,家長筆記圍繞育兒標桿做內容產出,通過筆記本日歷、打卡記賬等多產品功能矩陣豐富多場景應用,同時經過內容策劃、活動等運營手段提高社區活躍度,降低用戶參與門檻,在向用戶“種草”的同時,通過產品庫供給輔助用戶做出消費決策,完成商業閉環。
據悉,家長筆記25~50歲的用戶占比超過90%,新注冊用戶的次周留存在20%以上。其團隊核心骨干來自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美團等。創始人兼CEO金璞表示,受限于小程序生態,他們正在組建技術團隊開發APP、H5等,希望能夠打造產品矩陣。
教育產品匹配家長需求要有篩選器
據金璞觀察,在過去的5~10年,教育賽道上不同品類的內容、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日益豐富,這也帶動了線上線下教育上下游產業鏈的不斷成熟,中間層內容和服務供給也獲得極大提升。
但這些年,“用戶平臺的入口卻沒有大的變化,還是過去的新媒體、搜索引擎之類”,而“雙端(需求端和供應端)級數增長需要聚合與篩選器,針對典型的長尾市場去做專屬的流量池子”。
不過,市場上還缺乏教育專屬的平臺級產品。金璞認為,無論是教育MCN還是教育SaaS平臺,都無法解決兩端的數據匹配效率低的問題。對于追求教育的差異化和個性化的家長來說,尋找更有效的平臺,“抱團促進整個信息差的抹平”就成了迫切需求。
而社區就變成聚合這些需求的最適合的產品形態。金璞表示,對于家長來說,教育話題往往是交流密度最高的,當教育相關的內容和服務的供給越來越豐富,也帶來話題的豐富性,其走向和目標導向性也越多元。其次,用戶將親子生活搬到社區上,各種社交關系、社交行為也推動解決產業端數據割裂的問題。
且團隊在社區開發、運營上有較強基因。金璞和合伙人姚瑜歡曾分別是新浪微博用戶增長負責人、產品負責人,核心骨干來自新浪、今日頭條、美團、汽車之家、去哪兒等。在去年5月確定方向并獲得天使輪后,在創新工場的幫助下,家長筆記小程序便正式上線。但要做好社區平臺并不容易。
圍繞標桿聚攏用戶,構建社區生態完成商業閉環
打開家長筆記,首頁上呈現多個版塊功能,有對教育產品的談論pk,有星媽星爸的育兒心得分享,有話題廣場、有讀書打卡活動欄目等。整個社區目前由四類用戶構成,除了教育專家、達人和普通用戶之外,標桿用戶星媽星爸,即“牛娃的家長”,是其核心資產。
家長筆記頁面
家長筆記在社區內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金璞認為,除少部分家長知道根據各種教育理念,設計自己孩子的成長路徑外。很多家長并不知道,孩子在不同的階段,成長得好的標準是什么,規劃也就無從談起。
而讓家長了解孩子不同階段、不同目標下的學習標桿是第一步。“如何能夠引導自己的孩子朝著標桿去努力、去培養,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性的工作,對于大量普通家長來說是比較高的門檻,在目標的達成上,更多家長想要的其實是follow,想要有一個to do list可以去跟隨去復制。”
為了更好地“種草”,家長筆記通過每周一次對星媽星爸的深度采訪,甚至會細化到牛娃的一天24小時生活是怎么安排的,內容會社區。但僅圍繞標桿的安利,并不能滿足所有家長們的碎片化教育消費需求。那么,通過社區的營造,鼓勵通過用戶分享使用筆記、進行社區討論、互助問答等也可幫助其他需求決策。而類似話題評價、測試等工具也可幫助降低家長內容生產成本和行為成本。
目前,家長們在社區內的討論范圍,除了集中在教育機構、教育產品,甚至教學服務、教育工具等方面,還會關心“英語培訓1對1跟1對2的本質區別”“找搭子(學習伙伴)會遇到什么坑”等具體話題上。甚至進一步延展至學區房、游學營等領域。而針對不同需求,家長筆記也在不斷豐富其產品端的供給。
至此,家長筆記可形成圍繞星媽星爸用內容“種草”、打卡筆記等產品功能矩陣助力、運營策劃內容和活動來豐富社區生態,再到產品庫輔助“拔草”的完整閉環。
將IP內化,平臺內變現是關鍵
如何讓更多的星媽星爸、教育IP甚至MCN進入,最關鍵在于平臺內的變現能力。在金璞看來,很少有教育渠道形態的持久繁榮,“因為流量始終握在這些IP上”,他們會視利益分成的多少而遷徙在不同的渠道。
家長筆記要做的是將他們吸引到社區里做內容生產,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他們在平臺上變現,產品庫只是輔助變現的其中之一。而基于教育消費的延展性,也為未來商業拓展留出想象空間。目前,家長筆記累計采訪星媽近50位,入駐達數百位。
不過,受制于小程序生態,家長筆記設想的部分功能無法實現,比如無法在朋友圈分享,在二三級頁面的開發受限,這使得很多功能不得不堆到首頁。
金璞表示,家長筆記下一步希望開發移動端APP、H5、PC端等產品矩陣,把小程序上的用戶聚攏到APP上,進而在端內實現各種功能,在各端輸出內容和價值,在2~3年內形成社區氛圍,而這需要搭建技術團隊。目前,家長筆記正啟動新一輪融資。
修復了一些bug和問題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