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充電紅包版是款可以給手機進行邊充電邊賺錢的平臺,還能對你的手機電池情況進行智能的分析,享受貼心的充電服務,趕緊來體驗一下吧。
【充電知識】輕松獲得電池小知識,建立優秀使用習慣;
【電池測評】一鍵評分,電池信息全知曉,提供優化電池建議;
【充電優化】充電三種模式,有效充電保護電池,延長手機電池健康。
1、用戶可以一邊充電一邊賺零花錢,充電越多電就會賺更多的錢,使手機不閑置,放置就可以賺零花錢。
2、該平臺可以檢測手機的電量,檢測電池消耗情況,還可以估計可用時間,為您的手機保駕護航。
3、各個應用的耗電情況也可以進行詳細的劃分,可以直接的細看,可以更好的保護手機電池。
1、每日活躍寶箱,無視運氣值,百分百中獎,快來體驗吧!
2、充電還能賺金幣,在充電賺錢軟件中金幣還能兌換支付寶等其他商品。
3、讓用戶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進行賺錢,輕松又愉快。
3月13日,“三電一獸”中的怪獸充電被傳沖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并預計在今年上半年上市,募資額為3億美元。
早些年間,共享經濟或許怎么也沒想到這個概念會被一塊小小的充電寶給盤活,隨著形形色色的共享項目相繼跌落神壇,這片市場實際已然瀕臨崩塌。但令人驚訝的是,共享充電寶這個曾經讓王思聰當眾立下“吃翔”flag的生意竟能再次引發資本關注。
不止是怪獸充電,由于這次被傳IPO,整個原本死氣沉沉的共享充電寶市場也逐漸開始嶄露頭角。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交易規模達到79.1億元,預計在2021年達到160.7億元,而且行業整體處于成熟期的早期,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環顧四周人流密集的商圈與街道,共享充電寶的影子無處不在,尤其在公眾與手機突破零距離的當下。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當前共享充電寶在商場與餐飲場景的滲透率高達61%與55%,機場與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地區的滲透率同樣不可小覷。
這種基于外部環境所形成的市場規模,顯然是共享類項目生存的最大依仗,但有意思的是,共享寶明明還活著,為什么在絕大多數的用戶心里卻已經死了?
熱鬧背后,無盡“悲涼”?
“對于很多習慣性出差的人來講,街頭觸手可及的充電寶是日常工作中的剛需,但這個剛需往往會淪為用戶想甩都甩不掉的“燙手山芋!”在聽到怪獸充電即將上市的消息,醫藥銷售曉琳無奈的表示。
2020年元旦前夕,奔波在青島出差的曉琳在回臨沂之前臨時起意與同事看了場電影,九點二十的場,進場前在影院柜臺旁邊的充電倉前掃了一個充電寶。電影結束后打算還的時候卻發現一樓的充電倉已經被工作人員收走,為了歸還充電寶,曉琳只能按照小程序導航其他門店。
但麻煩卻恰恰在這個時候接踵而至,小程序中推薦的所有附近可歸還門店要么已經打烊關門,要么是充電倉沒有空位,唯一一個顯示24小時營業的足浴店也早就人去樓空,等到終于在一家咖啡店找到空位,但曉琳也因此錯過了末班地鐵。
圖片錦鯉財經經受訪者授權發布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營銷策略,但這實在太過分了!我已經帶回家好幾個充電寶了,電影院明明還在營業,為什么要將充電倉收走?導航還不合理,這未免吃相太難看。”無獨有偶,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瘋狂吐槽共享充電寶歸還問題的帖子數不勝數。
《中國消費報》曾經在早中晚等不同時間段對附近某充電寶網店進行實地調查發現,附近共18個網點商家設備租還信息,與真實情況相吻合的只有5家,不符合率高達72%。而歸還成功之后,系統發生故障胡亂扣費的事例也不在少數,在黑貓搜索平臺上,僅是小電科技的投訴就高達8451條,其中“歸還難”“亂收費”等問題高居投訴榜首。
這不僅僅是一場用戶輿論運動,正如曉琳所說,共享充電寶的吃相過于難看,有關盈利與偽概念的爭議市場反反復復提了有近三年時間,直到目前都未有明確的定論。2018年,街
電率先宣布盈利,緊接著小電、來電和怪獸也紛紛傳來利好的消息。
盡管隨著5G時代的來臨,各種殺時間的娛樂性軟件也將公眾對手機電量的焦慮無限放大,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頻率本該迎來增長爆發期,可是,共享充電寶的生存現狀并不如對外宣揚得那么光鮮。除了歸還難的問題,不斷漲價也備受詬病,有媒體統計過,近年來的共享充電寶價格暴漲了400%。
根據艾瑞咨詢調查顯示,共享充電寶在一二線城市市場已基本飽和,即便是正在向三四線城市下沉,但行業的增速明顯有所下滑,約從每年100%的增速區間回落至50%到80%左右。
表面看來,共享充電寶正在借助碎片化的消費場景與外部需求一點點滲透到基本生活領域,但這背后潛藏著一個事實卻遠非如此,反而在熱鬧中有落入下風的趨勢。
廝斗、轉行、接爛廣……共享充電寶像棵草
2018年,一則來電創始人袁炳松在長沙某餐廳順走公共區域街電充電寶機柜的監控視頻將行業之間的廝斗鬧劇袒露無疑。
這并不是共享充電寶暴露在公眾視線里的唯一一次硬核鬧劇,同樣在2018年,西安同一商場內的小電機器在短短一個月內連續發生兩次爆炸,這背后惡意競爭的人為因素極大。共享充電寶占據街頭巷尾,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這個領域天然受就近地域限制,品牌的用戶粘性幾乎等于零。
這是否會加劇共享充電寶行業的洗牌期我們不得而知,但很明顯的是,三電一獸圍繞市場所制造的爭地盤大戰始終未有停歇。據悉,在入駐商家之前,多數品牌會與商家簽訂排他合同,但這也不能阻止一個商場前臺出現四家充電寶的現象。
搶市場、多占地,這是共享類項目誕生時的主要進展方式,而市場拿捏住品牌背后的資本與迫切的心后,一向不缺流量的商圈點位便手握極高的話語權,消費場景的入場費一再水漲船高。在脈脈職言區,有人爆出怪獸充電在2019年的入場費數據,僅武漢威尼斯水世界的入場費就高達140萬。某充電寶品牌與一家大型酒吧連鎖集團簽署三年排他合作協議,成交價高達2000萬元。
共享充電寶的技術門檻雖然不高,但新入場的玩家想要在星羅棋布的商圈中分一杯羹也是頗有難度。有數據顯示,小電和怪獸均宣稱已覆蓋超過1600座城市,街電則對外公布其城市覆蓋率達95%,來電也達到了90%。
入場費一漲再漲,隨之而來的是單一盈利模式所造成的利潤困局,據悉,截止2020年,怪獸充電寶以34.4%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榜首,但租賃收入為27億,約占總收入的96.5%,盡管頻繁強調實現營收,怪獸充電寶的凈利潤卻在持續下滑。
就目前看來,實現多元化變現的思維正逐漸滲透到共享充電寶這個悶聲發財的領域,比起其他共享項目,這個市場并沒有太多的嚴苛條件。以來電為例,來電最備受詬病的便是無底線的廣告業務。
翻看來電的官方服務賬號,諸如富婆與保安、總裁與豪門等打著色情擦邊球的網文推送廣告屢見不鮮,各種不知名的微商類護膚品也在這個共享充電寶的賬號中層出不窮。在共享經濟浪潮退卻的今天,充電寶給人的感覺無外乎是剩余價值不高,即便身邊比比皆是,其存在感卻微乎其微。
共享充電寶在氣勢上或已蓄勢待發,可其營收能力似乎無法跟上行業急速擴張的步伐,以至于不少品牌都在試水其他行業。2019年,電子煙站在風口上瘋狂收割紅利的檔口,多家共享充電寶也紛紛踏足電子煙線下銷售渠道。“并不是完全退出行業,只是需要靠其他方式活著。”一位共享充電寶的從業人員如是說。
屬于共享充電寶的時代去哪了?
沖刺IPO顯然不是共享充電寶崛起的節點,眼看5G的加速氛圍正濃,充電業務一片叫好,但殊不知行業內一絲寒意已經上頭。
公眾的電量焦慮還在持續增長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到2019年,移動互聯網端用戶的人均月度使用時長從73.8小時增長至的87.3小時,但與之相反的是,手機的續航能力卻沒有明顯的提升。
有數據統計過,對當前市面上的52款熱門機型進行測評,普遍在5個小時的重度使用后平均電量僅為33%。表面來看,共享充電寶觸達用戶的頻率應是不可小覷的,但真實情況卻未必如此。
與其他行業不同,共享類項目自進入我們視線的那一刻起便沒有什么技術門檻可言,充電寶也不例外。技術從來都能重塑一個行業,不僅表現在能促使其市場前景與結構發生改變,也能從根本上挽救一家公司。至少從現有存活下來的共享充電寶品牌來看,怪獸充電牽手紫米科技,小電與飛毛腿、比亞迪都有合作。
但合作畢竟只是合作,共享充電寶技術的落后,直觀表現在專利技術的缺失上,艾瑞數據有一組資料顯示,2019年有關共享充電寶的糾紛案件的裁判文書共有40份,涉及專利技術的糾紛卻寥寥無幾。
曾幾何時,共享充電寶賽道已經與主流充電賽道拉開了一段難以彌補的距離,這其中快充技術首當其沖,成為共享充電寶未來前路上最大的阻礙之一。
2020年7月份,OPPO和VIVO相繼發布了自己的125W和120W超級快充技術,這從某種角度開啟手機充電新效率的征程,超100瓦逐漸成了充電時代的標配。如果快充打破了時間膈膜,一定會在某種程度上擠壓共享充電寶的生存空間。
有意思的是,除了安卓手機,電池性能被多番吐槽的蘋果也在大幅度提升充電效率。曾有調查顯示,使用共享充電寶的安卓用戶與蘋果用戶比例約是1比4,甚至一度將蘋果用戶群體與整個行業規模相掛鉤,但從iPhone12 Pro上市伊始,蘋果也開始將快充作為關鍵賣點。
2018年,武漢便投放了一批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智慧路燈,2020年11月漢口江漢路步行街出現了60多個可充電路燈,一臺安卓手機20分鐘即可充到70%至80%。這些充電技術的出現本意顯然不是為了爭奪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份額,但在充電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共享充電寶未來的日子明顯不會好過。
屬于共享充電寶的時代并不是沒有到來,而是早已逝去。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