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統匯是一款醫療器械采購平臺,一站式服務為為醫療企業、醫療機構、醫生、從業者、大眾,還能為診所開展招商等,還能為醫院和患者開展線上問診,網上掛號,很適合診所、醫院采購等,致力于把這款軟件做成最專業的醫療行業的軟件,有需要的快來下載吧。
醫統匯信息服務平臺是山東賽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獨立品牌運營項目。為響應國家醫改政策,迎合市場趨勢,圍繞醫療企業、醫院、從業人員以及普通大眾,于2018年借助互聯網搭建的一站式全方位信息服務平臺。平臺不僅為醫療企業提供原材料采購、產品宣傳、精準招商、定向招聘、線上商城和產品推廣的功能,同時還圍繞醫院和患者提供一站式采購、遠程問診、同城服務、網上掛號、網上招標等服務。
公司以“專注醫療,用心服務”為核心價值,力求通過我們專業的視角和不懈的努力,整合提煉行業內最全面、最精準的客戶資源,力爭把醫統匯打造成中國最專業的醫療服務門戶。
1. 器械采購坑之一:采購價格偏高
采購價格偏高,這在普通小診所的采購中是經常會發生的。
有的診所在初期采購詢價時沒有主動告知是民營醫院,結果導致廠家按公立醫院的價格報價。后來即使知道是民營醫院,價格有下調但幅度肯定是受影響的。所以在詢價時,一定要最開始就告知是民營醫院采購。
另外,盡量找上游的銷售渠道,因為他們的進價低。尤其是大設備,價格絕對值差異就會很大。像 DR 或 B 超機,不同的渠道采購,成交價相差 3~5 萬是很正常的。而且,越是上游的渠道,跟廠家關系就越好,保修方案也會越優。
2. 器械采購坑二:超范圍非法使用器械
超經營范圍經營,指供應商的醫療經營證件的經營范圍里,沒有其銷售的醫療器械的分類范圍。對供應商來說,這是非法銷售;對診所來說,是非法使用。這種情況是必須避免的。
其實一般正常情況下,供應商是不會主動超范圍經營的,因為如果超范圍經營是要處以罰款,且情節嚴重的會被責令停業。而且按工作規范,診所的采購老師在索證時會做嚴格的資質審核,不會出現超范圍經營的情況。
但在實際診所采購中,還是有挺多沒有嚴格執行索證的資質審核流程。其原因有兩個:1)不知道資質需要審核的確切原因和審核方法;2)沒有嚴格執行資質審核。
建議一定要詳細了解和嚴格執行審核資質,這樣藥監局在抽查時才不會出現問題
3. 器械采購坑三: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合格
醫療器械注冊證是醫療器械的身份證,經營未取得合格醫療器械注冊證的第二類、第三類醫療器械,情節嚴重的是要吊銷營業執照的,所以診所使用的每個醫療器械產品必須確保有合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醫療設備的注冊證審核相對簡單,只要在采購時注冊證符合要求即可。
一般情況下,廠家對自己的產品的注冊證有嚴格的管理制度,診所和供應商也有相應的管理軟件做效期提醒等。
醫療器械注冊證有效期為 5 年。有效期屆滿需要延續注冊的,應當在有效期屆滿 6 個月前向原注冊部門提出延續注冊的申請
4. 器械采購坑四: 配置按廠家標配
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廠家的機器大都是按標配發貨。所以在采購中,跟供應商談的一定得是診所實際臨床應用所需要的配置,而不是廠家的標配。
而且配置必須要跟臨床應用的實用性緊密結合,在談放置方案時,盡量多花點時間做好實際應用合適性了解。
5. 器械采購坑五:忽略配件和耗材價格
有些醫療設備是有易耗配件和配套耗材的。在采購談判時,切記不要只談了主機價格,漏談了配件和耗材價格。因為如果等主機裝機后,再談配件和耗材價格,則變成了單一來源采購,肯定無法談到最好的價格。
耗材是需要日常持續供應的,漏談的概率較少,但易耗配件或有使用壽命要更換的配件,則出現漏談的比例是很高的。比如像無線 DR 的電池、B 超機的探頭,都是屬于有使用壽命的要更換的配件,必須在采購談判時就談好價格,并且寫入合同。
6. 器械采購坑之六:不了解投放政策
很多耗材和試劑的配套使用的機器,廠家都是有免費投放政策的,但有時供應商不會主動告知,仍然把設備銷售給診所。
所以在采購談判時,要主動去了解免費投放政策,根據耗材和試劑的使用量談個合適的政策。
7. 器械采購坑七:重價格不重配套服務
有一些診所采購老師,很會談判壓價。但務必要充分結合品牌性能和市場占有率售后服務等因素去談判。要不買了不合適的機器,造成更大的成本浪費,而且給臨床工作造成很多麻煩。
8. 器械采購坑八:沒控制好到貨時間
到貨時間雖然是小細節,但若沒有控制好,也會給診所帶來很大麻煩。
尤其是新開辦的診所,務必有預留足夠的彈性時間,要不就可能會影響了診所的正常開業運行。
當然,設備太早到也不好,尤其是一些大型設備,對放置空間要求較高,搬運移動也都相對繁瑣。有家醫院,有個大型設備,因為一些溝通環節的偏差,提前到了,醫院的安裝場地還沒完全準備好,所以無法放置在醫院,只好臨時再找物流倉庫放置。其實這中間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大家應該想象得到,那天的實際情況是幾方的好幾個相關人員做了很多溝通協調,當天還是沒有把方案達成一致,第二天才把機器順利轉放到物流倉庫。
9. 器械采購坑九:耗材購買來源單一
耗材盡量不要出現單一來源采購,如果只能單一來源采購,務必和供應商書面約定好供貨時間要求等,確保不能斷貨,同時,也盡量落實好可替換的產品或其他解決方案。這種情況一般是高值的進口耗材。
10. 器械采購坑十:采購合同模版不一致
有遇到這種情況,有個診所采購了一臺機器,貨款付了 1 個月了,機器還沒有到。供應商回復說,還得等 2 個月才會到貨。雙方對到貨時間有較大分歧,溝通得很不愉快,診所很無奈,翻看合同的到貨條款,竟然寫的是「款到后發貨」,診所就只能等待了。
1、合理配置的起始——需求、計劃
“醫療器械使用單位配置大型醫用設備,應當符合國務院衛生健康計生主管部門制定的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與其功能定位、臨床服務需求相適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條件、配套設施和具備相應資質、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并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計生主管部門批準,取得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款
全生命周期管理始于臨床工作需求,只有明確醫療器械的使用主體、醫療機構的需求,才能有效開展相關工作。從《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二款規定中可以看出,需求應與兩方面相適應:一方面是“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發展方向”。不同性質、不同級別醫院的需求不同,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的醫療器械需求必然存在一定差異,即便同一家醫院,在不同發展時期的需求也不一樣,因此需要根據醫療機構本身的特點合理配置醫療設備。另一方面是“臨床服務需求”。臨床醫療的發展離不開醫療器械的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術式的應用成為目前醫療機構技術發展的主流,同時醫技科室占醫療活動的主導地位,對醫療設備的供應服務有多種要求,所選定的設備類型應當與臨床需求相結合。
在計劃投入投資昂貴和復雜的醫療器械之前,每家機構和服務層級都需要有目標和計劃,以確定行動的優先級,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反復確認醫療設備是否可以更有效地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在明確滿足醫院功能定位、臨床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再就是制定詳細的計劃。計劃包含兩個重要考慮因素:
一是“學科發展水平”,如學科專業發展趨勢和最新進展,學科在醫院發展規劃中的要點及學科規劃對硬件設備技術關鍵指標的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資金情況”。資金是設備購置的基礎條件,醫院需要明確資金來源是否足夠,優先考慮哪些設備是醫院負擔得起的。明晰、且可行的計劃才能有效避免盲目購置大型醫用設備(使用率不高甚至閑置)、盲目追求高配置、高性能設備,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正確決策的依據——衛生技術評估
當前,衛生技術和醫療器械的更迭速度持續加快,醫療機構面臨越來越多的選擇,而新技術的發展也不可避免地導致消費者要求提高、成本增加以及對采用不成熟技術的擔憂等一系列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科學、專業的方法為醫療機構相關技術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據,從而使成本效益高的新技術得到采納,同時阻止價值存疑的技術進入醫療機構當中。衛生技術評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為醫療機構和管理人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工具。
衛生技術評估是對衛生技術的適宜性、效果和影響的一種系統評價。醫療器械衛生技術評估則是應用衛生技術評估的方法對醫療器械的安全性、功效、經濟性(成本、費用、效果與效益)、社會影響(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以及對未來技術的前瞻性評價。衛生技術評估是建立在循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跨學科的全面評估,以幫助決策為目的。國際先進經驗證明,合理開展衛生技術評估可以提供科學的評價工具,提供與臨床溝通的平臺,促進管理合理化和提高采購性價比。一般而言,衛生技術評估的內容包括購置前評估、使用評價、技術更新評價、耗材循證評價和技術成熟度評價。
1) 購置前評估:主要是針對機構的總體目標、現有設備和設施、使用的長期計劃、人員配套情況,確定和解決當前的條件與期望的差距,明確醫療機構的優先需求。
2) 使用評價:主要是針對經濟效益指標,如開機率、使用率、利潤率;技術效益,如有效利用率、故障率、自修率;社會效益指標,如診療人數或病種數、功能利用率、科研成果等。
3) 技術更新評價:采購新醫療器械的理由之一是業務量增加的需求,另外一個是技術落后需要淘汰更新的需求。
4) 耗材循證評價:醫療耗材的準入、遴選和臨床使用的管理實踐中,形成以循證為主軸,形成證據的組成、來源、產生、評價以及運用體系。
5) 技術成熟度評價:可以為早期的使用者和決策者提供一個較為全面的技術背景資料和發展趨勢,解決實際采購中的決策判斷問題。
目前,國內醫學工程部門的很多工作偏重于事務性管理,技術管理等環節相對薄弱。《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優化醫療衛生服務要素準入......強化國家衛生技術評估支持力量,發揮衛生技術評估在醫療技術、藥品、醫療器械等臨床準入、規范應用、停用、淘汰等方面的決策支持作用。”面對新形勢下控制醫療機構不合理醫療費用增長、以價值為基礎的醫院服務體系架構的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建設等要求,重視衛生技術評估及循證管理,開展醫療器械的經濟學評價,顯得更為重要。
3、科學配置的關鍵——商務、安裝、驗收
① 商務
我國醫療設備購置已納入法制化管理,國家先后發布《招投標法》、《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各大醫院的醫療設備采購工作都必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
根據資金來源和金額的不同,醫療機構的采購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分為公開招標采購和院內采購兩種形式。公開招標采購是委托專業招標機構進行公開招標采購,其主要程序包括:選定招標機構,簽訂代理協議;醫院提出需求,機構制作招標;供應商投標;開標評標;公示結果。院內采購是由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組織院內有關專家成立采購小組進行院內采購,主要程序包括:醫院發出產品信息征詢通告;供應商報名;醫院組織專家小組開展采購;進行審查比價評估;公布結果。
② 安裝
醫療設備采購后,進入到安裝環節。在安裝過程中,要確保所有現場準備工作已經完成;使用科室人員及維修人員能從安裝及調試工作中學習并監控這一過程,設定接口負責人,并配合安裝;進行大/重型設備的安裝和現場調試時,安裝隊伍有進入使用科室的入口;確保設備安裝的房間是安全的,具備消防通道、工作臺,保證適當的電力、水和氣體管道供應。
在安裝過程中要進行安全測試,確保對所有電氣設備進行充分的絕緣和接地測試;確保所有有源醫療設備符合GB9706.12007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IEC 60601-1和醫療安全標準的合規性測試,以保證病人和操作人員的安全。
對于新安裝的醫療設備還要進行校準,確保設備能夠提供可靠準確的結果。在設備的整個壽命過程中還要持續不斷地對其進行重新校準,確保它處于適當、準確的工作狀態。
功能測試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作,對于X線機這樣的大型和復雜醫療器械,采用制造商根據虛擬或已有案例所推薦的方法/方案,并確保該方案充分有效,測試結果可接受并且能夠保持穩定;提供一些對照試樣,確保設備按技術規范標準運行。在進行這樣的測試時,維護人員和操作員應予以合作。
③ 驗收
醫療器械購置之后,需要對設備安裝后進行初始測試與性能驗證,確保購入院內的技術是安全且有效的,每一件醫療器械在用于患者之前都是通過入院安全與性能檢查的。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八條規定,醫療器械使用單位應當從具有資質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購進醫療器械,索取、查驗供貨者資質、醫療器械注冊證或者備案憑證等證明文件。對購進的醫療器械應當驗明產品合格證明文件,并按規定進行驗收。對有特殊儲運要求的醫療器械還應當核實儲運條件是否符合產品說明書和標簽標示的要求。
醫療設備的驗收流程包括:1.驗收的運送現場接收;2.拆包檢查是否有損壞,以及所訂購貨物是否齊全;3.組裝;4.安裝;5.調試和安全測試;6.正式驗收;7.初始培訓;8.登記——把貨物納入庫存并登入記錄系統;9.交接。
醫療器械驗收應該嚴把質量關,其中應注意:嚴格按照合同對進行設備驗收;開箱前必須保證包裝完好;嚴格進行開箱檢查;安裝調試后確保性能、參數、運轉情況滿足要求;正式驗收之前,必須進行足夠時間的試運轉,確保設備質量合格、運轉穩定;驗收合格后將相關文件收集齊全,并及時歸檔;對于不合格設備必須及時處理,保障醫療工作的安全進行。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