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省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已經發布了,有許多同學都關心高考題目、答案,小編為你帶來2017年河南省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doc完整版下載,你可以直接下載核對、練習,歡迎來東坡下載!
2017年河南省高考理綜試卷及答案預覽
2017語文考試答題技巧
一、語文基礎題
先說時間的分配。第一大題的3個選擇題,一般同學可控制在5分鐘。這部分題目因題型穩定,平時訓練也多,基本套路考生應該是相當熟悉的,因此在審題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膽作答,中等速度解答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沒有充分的依據,不要擅自改動。
答題策略:
1.看清題干要求。選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項,有沒有其他可供答題參考的信息等,務必看仔細,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選擇項。如“詞語、成語(含熟語)辨析題”可從感情色彩、范圍大小、程度輕重、搭配得當與否、是否重復累贅等方面考慮。
3.幾點常規的提醒。讀音正誤辨別時,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這么讀的字越要謹慎;錯別字正誤辨別,看題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原本是正確的反而會覺得像是錯的,如無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選詞填空題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問題;成語使用題忌“望文生義”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有時試題中那“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二、自然科學和社科類文章閱讀
這兩部分的內容考查,一般采用單項選擇的形式,共設四個小題。做好這四道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思考的嚴密、周詳。
2.務必找到與試題選項對應的詞、句、段,反復對照理解,仔細判斷選項正誤;依據原句進行推理要合理,否則成為“無中生有”。
3.了解設置干擾項的幾種情況: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無中生有,擴大或縮小概念的范圍,缺乏依據,因果顛倒,先后錯亂,張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有時選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腦清醒。靜下心仔細閱讀,力求準確理解。
答題技巧:
一是鎖定題目的閱讀區間,在第幾段第幾行,特別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句子的理解題。
二是一般第1、2題比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據題干指向。表述一般與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確。
三是第3、4題的設題難度稍微大一點。設題的錯誤項大都與原文有些偏差。細微處要搞清楚。
三、文言文閱讀
針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多以敘述性文字為主的特點,在進行整體性閱讀時,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盡量把文中下列相關的內容圈點出來:人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系怎樣;事有幾件,由幾人所干;事件關系,有何意義,大體分分層次。接著審清題目,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研讀文段,不在無關處糾纏,要在緊要處下工夫。
1.文言實詞的理解: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構特點。采取由彼到此的聯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反復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詞的活用、詞的古今異義、通假、詞的偏義等文言現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也要為我所用。
2.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理解句意為前提,根據詞在句中的位置化虛為實,斷定詞性和用法。
3.“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這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后兩道題。要注意整體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題,該題四個選項的設置。大多是按原文內容先后順序排列的,往往選不恰當的項,這既對理解全文有幫助,也為解前面的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處宜稍放慢速度,力爭做正確,做完后,回過頭來檢驗前面幾個題的正誤。
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后一題,即內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于讀了譯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注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注釋即可。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于、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復習一下。
四、文言翻譯
文言文翻譯:首先要讀順句子或語段,讀順了翻譯就成功一半;句中重要實詞虛詞解釋,要注意結合上下文推斷;翻譯時應注意文言文的句式,語序的變化調整,省略成分的補充;注意譯句的通順上口,書寫認真。沒有哪一位閱卷人會在空白處打對號的。所以那些杠杠框框該填的必須填上,不論自己答對還是答錯。
古文翻譯重在直譯,字字落實。
五、古詩鑒賞
古典詩歌鑒賞:首先認真審題,明確在哪一方面進行鑒賞。
1.思想內容方面,要借助詩人寫的景、人、事,體會詩的意境、詩人的感情經歷、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準詩中所寫的形象,體會這些形象的經歷、心態或代表意義。
3.語言方面,耍認真體會最能體現詩歌意境的動詞、形容詞和其他詞類,分析其如何體現意境的,如何表達詩人情感的。
4.表達技巧方面,要弄清詩歌的表達技巧,借助原詩句進行分析。
5.明確題目要求的提示性因素,嚴格按要求做題。
6.認真組織答案,如果是語段。則按總分結構表達,要用準有關詩歌創作的概念術語,即要說行話。比如,要用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不用第一句、第二句等。
答題技巧:
古詩鑒賞重在字句的理解。要從詩中找答案,各種方法要學,但關鍵是對本詩的理解,特別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寫這首詩表現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揚、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實到詞句中。
記住的關鍵一點就是:答案在詩歌內,在字句內在作者表達的情景內,如“冷、清、寂、絕、暗、陰、鬧、箋、淚”中。
詩歌鑒賞的表述,要緊貼詩句展開,可貼標簽,不可夸大或縮小,實實在在的表述為好。如2002年“折柳”,2003年“冷、咽”的詩眼,都是據本詩內容去分析,不可硬套。當然,表述應有技巧。就是分析這個詞的來龍去脈,在此處的含義。這樣表述就清楚了。
2017語文作文考點精準預測
預測一 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城建市容管理,甚至涉及刑法和民法的基本財產類法律問題。上述法律法規能否在騎行過程中得到良好貫徹,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國民的法律素養。
(一)“是什么”分析
分析材料可知,共享單車有好處:低碳出行、打通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壁壘、方便出行。同時,共享單車也顯現了自身的不足:亂停亂放、被盜遭毀、私自加鎖、改裝兜售。
比較共享單車的優劣可知共享單車作為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直面,并想辦法加以解決,不能簡單祭起“國民素質低下,共享單車我們玩不起”的虛無主義旗幟。
對于新生事物,人們多看事物的優點,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一棒子敲死。
(二)“為什么”分析
是什么導致了“共享單車”問題多多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政府相關部門監管力度不夠,甚至根本就沒有監管;
其二,共享單車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
其三,部分國民素質不高,自私使然。
(三)“怎么辦”分析
“怎么辦”主要針對“共享單車”出現的問題,要想出解決的策略,而不是簡單地吐吐槽,擺出一副虛無主義的樣子。
就政府部門而言:
其一,關于共享單車的停放,要建立文明用車的獎懲制度;
其二,提高維護故障車輛的處理速度;
其三,公安機關介入,對蓄意破壞、盜竊單車的人依法查處。
就個人角度而言:我們要提高個人素養,做合格公民,摒棄私利,拋掉戾氣。
預測二 文化
此主題既能引導考生關注社會熱點,又能引導考生增強民族意識,增強歷史使命感。因此可以從以下角度思考立意:傳承既是為了保護,更是為了發展;傳承與創新并不矛盾,創新乃是為了更好地傳承。真正優秀的東西,是不受時間和地域等因素制約的。因此,我們要大膽傳承一切優秀的東西。此外,傳承還需要勇氣,需要眼光。
《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是現象,我們需要分析其內在的原因。《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成功并非偶然,它不是一炮走紅,而是有一個積淀的過程。
從文化角度思考,這種對古典文化的回歸是時代的需求,是延續中華文脈、提升人民文化素養、增強國家文化實力的需要。
從綜藝節目的創新和本國化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過去的一些真人類綜藝節目,很多是簡單照搬或復制外國的形式,我們的真人秀節目應該有新的突破,我們要打造符合中國觀眾的本土真人秀節目。
還可以從節目的雅俗上去思考。一些真人秀節目“取向惡俗”,大量模仿西方真人秀節目中的“人性污點、暴力、性和巨額獎金”等內容。《中國詩詞大會》活潑美麗,格調高雅,富有文化內涵,每次節目都如一道文化大餐,喚醒了中國人的詩心,激發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預測三 反腐《人民的名義》
我們國產劇中間,那些為人們所記憶深刻的大劇,無一不有著時代的烙印:《紅樓夢》《西游記》等四大名著改編作品,滿足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真善美的渴求,《亮劍》《士兵突擊》喚醒了人們生活中缺失的勇氣和精神,《人民的名義》以反腐為題材,呼喚正氣,重塑正道,彰顯正義,這種堂堂正正,才是真正喚起了廣大群眾心底深處的真情的要素。
“厲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義》甫一播出,便收獲觀眾熱情的點贊。除了跌宕的劇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它反映著當前中國反腐敗斗爭的實踐,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愿。文藝當與時代同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為中國政治舞臺的重要內容,也成為牽動人心的時代命題。
廉潔意識應該從小抓起,讓廉潔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約束、一種責任、一種追求;在全社會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有利于奠定反腐敗斗爭最廣泛的社會思想基礎,形成全社會共同反對腐敗的大環境,杜絕腐敗滋生的土壤,樹立主人翁的精神。反腐倡廉人人有責,反腐倡廉是每個公民的權利,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拒絕誘惑,這樣才能“百毒不侵”。
預測四 工匠精神
從大與小、長與短的辯證關系角度:大至國家,小至個人,所有的人、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彼此影響的關系。要實現國家強盛、復興,每一個個體都至關重要,“大國”離不開無數的“工匠”。而個人生活的改善、事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國家這個“母體”。喬素凱25年的“大國工匠”修煉之路是面對每一個生死瞬間要長年堅持,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工作或任務可以維系的了,時間的長短結合與人的精神品質乃至大國復興構成了彼此助長的關系。
從付出與回報的角度:喬素凱個人青春和健康的付出,換來的是“堪稱完美”的技術、“大國工匠”的美譽和“大國崛起”的希望。有付出一定有回報,區別在于回報的時間和方式。
預測五 創新
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筑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目前,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國內手機企業紛紛創新以求突破。甲企業致力于硬件的研發,制造性能更好的芯片、更薄的機身、更高像素的攝影頭;乙企業著眼于軟件的開發,設計更便捷的界面、更人性化的系統;丙企業專注于商業模式的更新,策劃更新穎的營銷方式、更有效的競爭策略。企業為求發展而積極創新的這些做法,引起了人們更廣泛、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1.創新之道在于“合”,合乎市場,合乎人群,合乎時代,合乎潮流
2.“以人為本”乃創新之內核。
3.追求人性化便捷。
4.營銷策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