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與學生能力的課程許多學校都組織觀看,老師要求同學們寫出一篇讀后感,許多同學都不知道怎么寫,小編帶來了范文,可參考學習!
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與學生能力讀后感怎么寫
1、首先要抓住于丹教授課程的重點
2、結合實例進行表達
3、寫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4、語言組織要合理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人格教育是一種著眼于心靈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針對青少年素質現狀,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心理教育、心理訓練、心理建構等方式與方法對青少年施加影響,促其人格系統健康發展的教育活動。
學生正處于可塑性最強的年齡階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質的關鍵時期。一個人能否成才,首先取決于他是否具有足夠的辨別客觀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及性格。學校教育,應首先是學生人格建塑的教育,成人然后才能成才。學校教育在一個人人格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當前社會發展的轉型期,各種觀念碰撞, 社會生活中消極因素的影響, 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同程度存在人格缺陷, 具體表現在: 勞動觀念淡薄,勞動習慣差, 過分看重自我, 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自己與他人、甚至與父母的關系, 個別學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與義務感等問題, 概括地說, 叫做“ 對人不感激、對事不盡力、對物不愛惜、對己不克制。”因此,必須應把學生的人格教育擺到重要位置, 這不僅是必要的, 也是非常迫切的。
相關新聞
目前,在全國各地,在文化課和藝術培訓之外,選擇“體育課”的家長和孩子越來越多。在各種課外輔導班中,運動類課程幾乎成為家長報班的“標配”,火爆程度不輸名聲在外的奧數。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認為,體育培訓業尤其是青少年體育培訓近兩年發展很快,從消費者也就是家長的角度來說,是出于對孩子教育的長遠考慮。“家長讓孩子接受體育培訓的需求,是既要長身體,又要學技能,還要通過體育實現早期社會化,包括人格的錘煉。體育是人格教育非常重要的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一直以來,社會普遍重視智育,輕視德育、體育和美育,教育偏離了正確的育人軌道。“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這是大家所熟知的調侃話,調侃中不乏諷刺意味,包含了對體育和體育老師的偏見和蔑視,更有人瞧不起體育專業,什么“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云云,體育不受重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向來已久。
體育課外班火爆,甚至“叫板”奧數則是一個新現象,扭轉了體育被輕視的局面,這也是一個好現象。孩子參加體育課外班需要家長自掏真金白銀,心甘情愿,沒有急功近利思想,意味著人們教育理念的改變,人才觀、教育質量觀的變化,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體育課外班火爆理應得益于我國的教育改革,近些年,體育考試成績納入中考錄取,將來的高考很可能參考學生的體育的成績。今年清華大學重拾“不會游泳不能畢業”的老校規,從2017級新生開始執行。國內的不少高校也同時跟進。例如,合肥學院規定,從今年起,新入學的大一學生需要在今后四年內完成十個馬拉松的距離才可以畢業,即在校學習期間平均每周跑步兩次,每次兩千到三千米,旨在加強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必須抓早抓小,讓娃娃從小參加體育鍛煉,練好基本功,練好體育技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強身健體,提高綜合素質,還將有助于人格錘煉,磨練人的意志力。
體育課外班的火爆也值得教育部門和學校的深思,想必,體育教育還不能滿足學生和家長要求,近些年,盡管政府加大投入,學校教育實施有所改善,但是還不能滿足要求,相關的體藝師資不配套,在農村在偏遠地區,學校的體藝教師嚴重缺乏,不久前,教育部印發了《學校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試圖解決體藝師資不足的問題,權宜之計。所以還是應該盡快補齊體藝教學軟硬件嚴重不足的短板,盡快提供更好教育服務,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體育課外班的火爆是一件好事,凡事也得把握一定的度,必須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盲目攀比,不要加重孩子的負擔,盡可能讓孩子輕松愉快。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