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奇妙的大自然是一款關于自然的文章,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是風景,通過對大自然的美的抒發,發現學生們都很有愛心,對學習也有了更大的興趣。
教學目標
1.了解三篇課文的內容,了解“三潭印月”的來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詞析句,感受大潮、泉聲、潭水的特點,領悟和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通過課文的學習,能用思維導圖展示三篇課文的異同。
2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求知欲、好奇心強。然而學習寫景的文章對學生來說有難度,三篇課文都描述了大自然的奇觀,但對于大部分學生生活中缺乏直觀感受,很難體會其中的“奇”,這樣給他們更好地學習文本帶來了難點。學生感知以直觀感受為主,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為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學生提供了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資源,幫助學生感受、體驗,感悟奇妙的大自然。
3
通過課文的學習,品詞析句,感受大潮、泉聲、潭水的特點,能用思維導圖展現課文的共同點和不同特點。
4教學過程
4.1 全課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回顧課文內容,三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一、回顧課文內容。
二、這三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學生借助預習導圖概述三篇課文內容。
活動2【活動】二、小組合作學習:瀏覽三篇課文,說說預習中勾畫的地方,寫了水的什么內容,作者是怎么寫的?
二、細讀課文。
1.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1)說說預習中勾畫的重點段落都描繪了水的什么,作者是怎么具體寫這些水的?
2)小組選擇一種水進行匯報。
按要求在組長的帶領下,交流自己學習的體會、感悟。
活動3【活動】三、哪一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收獲?
三小組匯報學習
1. 一組交流潮水。
師相機引導,抓住描寫聲音和形狀感受大潮的氣勢恢宏。
抓住第四自然段中“山崩地裂”,體會作者運用形象的詞描繪潮來時的聲音,感受大潮聲勢浩大。
抓住第四自然段中“好像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體會作者運用生動的比喻句形象地再現潮來時的樣子,感受潮來時的氣勢恢宏。
指導朗讀,讀出大潮的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4)抓住聲音和形狀的變化的語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作者是由遠及近,從聲音和形態兩個方面的變化展現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播放視頻直觀感受,激發共鳴。
齊聲朗讀。
二組交流泉水。
(1)抓住描寫泉聲的語句感受聲音的美妙而多變。
(2)抓住第四自然段“輕柔、清脆、厚重回響、雄渾磅礴”的重點詞感受泉聲的變化。
(3)抓住第四自然段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寫法,通過想象把泉聲比作琴聲,感受泉聲的美。
合作朗讀。
3.三組交流湖水。
抓住描寫三潭印月的語句,了解三潭印月的來歷,感受三潭印月風光旖旎,如詩如畫,平湖秋月交相輝映。
活動4【練習】四、你能用思維導圖畫出三篇課文的異同嗎?
四、畫思維導圖
引導學生畫思維導圖。
完成思維導圖。
奇妙的大自然教學反思
通過對大自然的美的抒發,發現學生們都很有愛心,對學習也有了更大的興趣。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未出現什么問題,但發現有個別的學生覺得大自然中沒有什么美可以畫出來,認知方面有些偏激。
在以后的教學設計中,會加重對生活及自然美的引導,讓學生們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培養他們的愛心。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