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腦腦力訓練輕松有效地提升注意力、記憶力、計劃執行能力等大腦功能。 擁有腦力PK模式,主題模式(改善拖延、提高閱讀效率和聽書效率、緩解焦慮、提高駕駛能力等主題的綜合解決方案)以及海量的大腦知識、成長型思維知識等內容。
高效訓練
每個游戲僅需3-5分鐘 ,同時成長腦的專利算法保證您能始終在合適的任務難度下進行游戲。
科學 有趣
由神經科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設計,將嚴謹科學的大腦理論轉變成有趣的游戲,讓您越玩越聰明。
量身定制的方案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不同的,成長腦會根據科學的大腦測試,結合您的優勢和劣勢制定專屬訓練計劃。
更多精彩等你發現
超過95款大腦游戲和大腦測試,更有腦力對戰平臺、結合生活場景的改善計劃、海量大腦知識等你發現。
個性化:根據年齡、能力水平、需求、能力結構等綜合為您生成訓練方案。
自適應:實時調節難度始終讓您處于進步的狀態,杜絕無效的訓練。
有效的反饋:科學評估您的訓練狀態,并給出對應的建議。
合理的計劃:根據認知發生過程和大腦各功能網絡間的聯系等,科學地為您編排訓練計劃。
科學的訓練:不同于普通的益智游戲,每一個訓練項目均是經過科學認證,只為提升您的大腦功能。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學習好的人都是天賦異稟,或者一般人很難達到的狀態——自律。
但是,事實究竟是不是如此呢?
其實不然。就像我們所熟知的新東方創始人,北京大學外語系畢業的俞敏洪,每天依舊保持在凌晨2點左右休息的習慣,就能說他是因為自律才有今天的成就嗎?
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不是所有人的工作狀態,生活習慣都能照搬照用的。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21種能夠讓你變聰明的方法,但是能否真的讓自己發生實質性的改變,那就因人而異了!畢竟,知道方法是不夠的,養成好規律,貴在堅持很重要!
1.多玩猜謎。
2.多運動。
3.讀各類新聞。
4.讓手機想休息一會。不斷查看手機會分散注意力,降低自己的工作效率。
5.睡覺。人在入睡后,大腦依然在繼續處理各類記憶,當你醒來后,會發現記憶力會更好。
6.打造自己的"記憶宮殿 "。快速記憶的秘訣:把你想要記住的東西和一幅生動的畫面相結合。
7.學習一門外語。大腦里有一塊領域叫"前額皮質",直接影響決策能力,學習外語可提高這塊區域的能力。
8.編織。拿出針線織一件超級棒的毛衣,送給所愛的人,會提高你的身體協調能力和認知能力。
9.動作槍戰游戲。你沒有聽錯,動作、槍戰類游戲可以加快人的反應速度,改善協調能力。
10.閱讀聰明人的文章,微博以及相關的訪談視頻。有一些人的言論或者微博發表的動態會讓你大開眼界,比如預測了次貸危機的經濟學家,獲得文學類大獎的小說家等。
11.看莎士比亞戲劇。閱讀古典戲劇文本會讓你的大腦更為活躍,看一出古典戲劇同樣如此。
12.多喝水。脫水的狀態下,人的大腦運作緩慢,計劃能力也會受損。
13.世界名校公開課。你沒在哈佛,耶魯,清華,北大上學,不等于你就聽不到他們的課。網上慕課和名校公開課,除了提升你的技能,又能欣賞常春藤名校的課程。
14.去美術館。這不僅讓你看上去更聰明,觀賞藝術可以讓你減壓、集中注意力。
15.玩樂器。玩樂器可以提高你的智商,讓大腦中控制記憶和協調能力的部分更為活躍。
16.手寫文字。相比打字,手寫需要大腦更專注地參與。手寫的東西,你更容易記住。
17.管理你的時間。用簡單的廚房定時器給工作設定25分鐘時限,定時休息幾分鐘,可以讓你的心智更為敏捷。
18.開小差。無意識的走神,或者開小差,可以讓你的大腦集中精力關注在更重要、更宏觀的思維上。
19.學有專長。如果你對一件感興趣的事特別在行,做事時你的大腦也會變得更加有效率。
20.寫評論。不管是對一本書、一部電影,還是某種美食,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考。
21.走出城市。在擁擠的街道上待幾分鐘,就會損害記憶和自控能力,這是因為,大城市里讓人分心的的刺激物太多了,你的大腦忙不過來。所以盡可能安排一個周末走出城市吧,和大自然接觸幫助你的大腦恢復到最佳的狀態。
常言道,三月玩手、五月抓手、七月換手、九月對指、一歲亂畫、二歲折紙、三歲搭橋,其實指的是寶寶精細運動發育!研究發現,寶寶精細運動發育與寶寶腦部發育密切相關,這也提醒新手爸媽要重視!
什么是精細運動?
精細運動指的是寶寶憑借自己的小手或手指等小肌肉完成的運動。精細運動需要在寶寶感知覺、注意力、心理活動、眼手協調與大運動多方面配合下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務。
精細運動的有效發展有利于寶寶早期腦結構和功能成熟, 進而促進認知系統的發展,是寶寶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寶寶通過精細動作去認識到物品的特質,比如大小、形狀、質地等等,也是在幫寶寶不斷開啟新世界的大門,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寶寶精細運動發育水平。
寶寶精細動作發展會經歷哪些階段?
新生兒:能抓握住父母的手指雙手握拳,觸碰時能伸縮,此時家長訓練要點是多進行手部撫觸。
2個月寶寶:雙手能夠放在自己胸前觸碰,可以握住塞在手里的東西,此時家長要適當讓寶寶趴著。
3-4個月:寶寶開始關注自己的雙手了,兩只小手舉在眼前,喜歡玩自己的手,像作揖似的;能抓住玩具或者其余物體,可以搖響搖鈴,這是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萌芽。
5個月:寶寶大拇指可以參與活動,會單手抓住某樣東西;出現敲打的動作,能拍響小鼓,但還處于手眼不協調的階段。
6-7六七個月:寶寶雙手會配合了,出現換手動作,寶寶能撕紙,并撕開開始有手眼協調的能力;把積木從一只手換到另一只手。
8-9個月:能抓住玩具并敲出聲音,比如積木對敲;用拇指和食指可以捏起小的物品,比如小紐扣、小玩具;用拇指和食指拿食物吃,比如拇指食物!
10-11個月:寶寶可以可以自主取東西,能夠能從寬口杯中取出小球;寶寶能打開盒子取東西;能打開被包裹住的積木,可以多進行投球游戲、拉抽屜游戲!
12個月:會輕輕拋球,會將物體放入容器中并拿出另一個。
15個月:搭2塊或3塊積木;用勺取物;全手握筆,自發亂畫;會打開瓶蓋(不是螺紋的);能傾斜瓶子倒出小物體,然后用手去捏取。
18個月:搭3-4塊積木,能幾頁幾頁翻書;用小線繩穿進大珠子或大扣子孔;用勺外溢;能自發地從瓶子里倒出小丸。
18-21個月:能穩疊4塊方木不倒。
21-24個月:不經示范可以把小丸倒出瓶外。
2歲-2歲半:模仿畫長于2.5cm,傾斜度不超過30°的直線。
2歲半-3歲:能穩疊8塊方木而不倒;能模范成人將積木“搭橋”。
3歲-3歲半:不受方向的限制,能比較出兩條直線的長短;會模仿一個閉合的圓形。
3歲半--4歲:經示范,會畫出在任何點上相互交叉的兩線。
4歲--5歲:能畫出人體3個或更多部位;能模仿畫出正方形。
5歲--6歲:能畫出人體6個或更多部位。
所以我們看似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其實都是精細動作,精細運動在逐漸的在發育成熟。
如何促進精細運動發育?
1、0-3月齡:讓寶寶多用雙手感知。
我們可以拿起小寶寶的雙手,輕輕的讓他拍一拍,雙手互相接觸,這時候家長也可以拿起小寶寶的每個手指輕輕的去接觸另一只手。多進行手部撫觸
在嬰兒輔助的操作里面也有給寶寶一個小手指頭一個小手指頭捋的動作,都是為了讓寶寶去感知自己的雙手。
2、3-6月齡:及時訓練寶寶抓握能力
家長有意識地把孩子的小手舉到他的眼前,讓他仔細去觀察自己的小手;
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晃在他面前可以抓握的小玩具,讓他去試著抓握,比如撥浪鼓或者圓球,讓寶寶抓的玩具要面積大一點,讓他好抓;
等寶寶抓好了,再讓他拿起他的小胳膊輕輕地擺動,讓寶寶觀察到玩具的變化了,來激發他的興趣。
3、6-8月齡:練習寶寶手眼協調的能力
寶寶雙手協調,同時協調用力,是小寶寶們一歲以前的一個很重要的技能,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東西讓寶寶來練習。
撕紙游戲:使用柔軟的紙片,當然不能太軟了,不能像衛生紙那樣軟,還有比如樹葉、菜葉等信手拈來的小東西都可以讓寶寶來練習。
拍打游戲:玩具小鼓,讓孩子進行拍打;寶寶能抓住玩具并敲出聲音,孩子多喜歡積木對敲!讓寶寶兩手抓握兩件玩具,玩具相撞,發出聲響。不同的材質,聲響會不同;力度的不同,聲音大小也會不同。這就會促進手-眼-耳-腦感知覺能力的發展!
練習換手抓握練習:給孩子準備好積木,讓其能夠抓取積木,并且能夠靈活換手抓取!
借助寶寶早教布書:讓娃可以一頁頁翻看,不僅能促進語言發育,還能鍛煉孩子精細動作,十分適合孩子早教!
寶寶早教布書可以陪伴孩子整個嬰幼兒時期!0-3月齡寶寶使用可以促進視覺發育,6月齡寶寶使用可以促進精細運動發育,大寶寶使用還能促進語言發育!家長可以多跟寶寶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從6月齡開始,準備不同質地、形狀的材料,可以發出聲響的布書,讓孩子去感受,去抓握。
我家仔仔一直用的是《拉拉布書嬰兒早教布書》,是一套適用于0-3歲寶寶的音樂益智玩具書,而且撕不爛,3d立體可咬,可以幫助過萌牙不適感期,無異味清洗晾干就能用,十分環保!孩子也是十分喜歡!
布書中活動的小玩偶提高寶寶的閱讀興趣,促進寶寶的精細動作、手眼腦協調能力的發展。媽媽在親子陪伴好,可以指引書中的動物、人、或者風景等等,讓大一些的寶寶來找,積累孩子詞語,促進語言發育,同時可以很好練習寶寶翻書的能力,在寶寶一歲左右便能自主翻書了。
4、8-12月齡的寶寶:練習手指靈活度!
給寶寶一些小小的物件,小糖豆、爆米花等,讓寶寶慢慢用大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來!
八九月齡寶寶可以多給孩子準備條狀的、塊狀的拇指食物,寶寶完成看見食物→抓取食物→塞進嘴里吃這一系列動作,開始有點兒困難,但在寶寶不斷努力重復比動作的過程中,精細動作就得到鍛煉。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多進行打開盒子取東西的游戲,多帶領孩子投球和拉抽屜,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度。
5、1-2歲寶寶:訓練寶寶專注力
摳、拉、粘游戲:
寶寶們會開始酷愛玩粘紙,可以給娃準備一些機關書,那些機關讓娃自己去摳、拉、粘,也都有趣極了。串珠和積木也都可以給娃安排上了。
訓練專注力的拉繩游戲:
媽媽用一個繩讓寶寶抓著繩,一頭拴上寶寶喜歡的玩具。這時候家長可以先拉一拉繩子,再抓著寶寶的手拉動繩,看看寶寶是否感知到可以用雙手完成這件有趣的事情。新手爸媽可以先用左手來拉動繩子聽聽聲音,然后再用右手來拉動繩子,最后再用雙手來拉動繩子,在過程當中,寶寶對繩子和玩具的專注力會逐漸的增強。
練習寶寶握筆的游戲:
寶寶用其他的工具或者物品完成自己的目的,這是他一個獨立性和自信心啟蒙的一個關鍵時期。涂鴉這項活動十分適合練習握筆的小朋友,當寶寶用筆在紙上留下一些痕跡,隨便畫畫這都是可以的。
一般10個月以后可以引導寶寶涂鴉了,讓小寶寶能用小的油畫棒在紙上留下他們的涂鴉的痕跡,對寶寶精細運動的促進會非常有幫助。家長還可以給2-3歲寶寶演示如何畫直線、畫圈圈、畫點等,讓娃自己慢慢去摸索。
精細動作出現了什么表現?是提示有預警的。
1)3個月的時候:寶寶雙手仍然全握得很緊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個半握拳空拳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到寶寶的拇指是收到他小拳頭里面的,但是只有一點點,慢慢的隨著年齡月齡的增加,他的雙手逐漸放開了。 但是如果我們看到寶寶到了三個月拳頭仍然握得很緊,拇指收到里面,甚至已經都達到了掌心中央,這是有問題的,要懷疑寶寶肌張力偏高。
2)6個月的時候:不會伸手抓東西,全仍然松不開更有問題。3)8個月的時候:不能將左手的玩具傳遞到右手
4)一歲:仍然不會用手指對捏,只會用拇指和掌心大把抓,不會用專門伸出的一個拇指和一個食指去對捏,這是要引起警惕的。
5)一歲半的寶寶不能按要求指認人或者物,只會哭鬧。
6)兩歲不自己用勺吃飯,三歲不模仿畫圓,
7) 4歲的時候不能獨立地穿外套,,5歲仍然不會用筷子吃飯,6歲的時候不能畫正方形!
以上給大家羅列了精細運動發育落后的警示性的行為,如果我們觀察到寶寶有這方面的,尤其是特別小的小嬰兒,所以一定要盡早的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恢復的效果也越好。
溫馨提示:
精細動作受先天差異的影響較小,3歲前是精細運動能力發育極為迅速的時期。我們常說,手腦連心,想培養出思維敏捷,頭腦聰慧的孩子就不能忽視孩子的精細運動能力。如果落后3個月,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只要通過科學的引導,進行手的精細動作鍛煉時,孩子都能在相應的月齡掌握其相應的精細動作,孩子的大腦、心理、智力水平都會有所提高。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