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匯點期權手機客戶端,是集股票期權行情、交易功能為一體的期權網上交易手機軟件。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行情展示、T型報價、合約篩選、合約交易、標的交易等功能。
中銀匯點期權是集證券、期權行情與交易功能為一體的網上交易手機軟件,支持合約快速篩選、快捷交易、自動拆單、波動率指數、組合策略等特色功能。
1、期權行情極速查看,支持添加自選合約、熱炒合約、合約篩選器
2、最新最快的市場資訊,為您提供定制化的資訊服務
3、提供快捷期權交易,隨時隨地的滿足您的交易需求
1、第一次登錄,請首先進行交易注冊,點擊“交易”。
2、輸入“手機號碼”,點擊“點擊獲取驗證碼”,并輸入“驗證碼”。
3、在交易登錄界面,輸入“交易賬戶”(為中銀證券衍生品資金帳戶)。
4、輸入“交易密碼”,輸入“驗證碼”,點擊“登錄。”
近日,國內知名的普益標準編制的《2021年2季度國內銀行理財能力排行榜》正式發布。本次排名對象為所有在本季度發行過非保本理財產品的內資銀行或本季度未發行產品但有產品存續或到期的內資銀行,共計272家,較上期增加26家;其中包括全國性銀行18家(國有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2家),城市商業銀行116家,農村金融機構138家。本季度銀行理財能力排名囊括了所有非保本預期收益型產品(包括封閉式、半開放式和全開放式產品)和凈值型產品。
綜合理財能力:興業、工行、中信、光大、中行排名前五
2021年2季度,全國性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興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和中國銀行。
2021年2季度,興業銀行表現突出,運營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均位列單項第二,發行能力、收益能力和投資者服務體系得分均位居全國性銀行前列,各項表現突出,使得其綜合理財能力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一位;中國工商銀行發行能力和投資者服務體系得分均位居全國性銀行第二,運營管理和信息披露規范性等項實力也不可小覷,綜合各項助其登上2季度全國性銀行理財能力排名的第二位;中信銀行投資者服務體系得分位列全國性銀行首位,運營管理能力得分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三位,其他各項排名也均位列全國性銀行前六名,故其綜合排名位列全國性銀行第三。
綜合實力排名前十的全國性的銀行中,國有行僅有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上榜,股份行綜合理財能力表現亮眼。在母行的協助下,全國性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設計創新理財產品、建設營銷渠道、提升投研能力、豐富產品體系等方面不斷優化,并逐漸構建起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戰略。
2021年2季度,城市商業銀行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青島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漢口銀行和大連銀行。
2021年2季度,江蘇銀行在運營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規范性方面均位列城市商業銀行首位,同時發行能力位列城市商業銀行第二,收益能力位列第三,理財能力綜合得分穩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南京銀行收益能力位居城市商業銀行首位,投資者服務能力得分位居第二,發行能力和信息披露規范性得分位列第三,各單項表現均較為突出,使其綜合得分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二位;寧波銀行投資者服務體系得分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一位,運營管理能力得分位列第二,其他各項得分也名列前茅,2季度理財能力綜合排名位居城市商業銀行第三位。
2021年2季度,農村金融機構中,理財能力綜合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廣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上海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杭州聯合農商銀行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
整體來看,銀行理財綜合能力排名靠前的機構普遍展現出較為均衡的發展實力,在部分單項測度指標突出的同時沒有短板。頭部機構在各自所屬的銀行類型中具備非保本理財規模較大、營銷渠道較為完善、運營管理團隊完備、理財業務風險控制能力較強、產品線覆蓋客戶多種產品類型和多種流動性需求等特點。
產品發行能力:招行、工行、中行、建行、興業排名前五
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2021年2季度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興業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2季度全國性銀行(包括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19569款,存續規模約為19.41萬億元。其中,國有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款數為9844款,存續規模約為8.89萬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款數為9725款,存續規模約為10.52萬億元。
在2021年2季度的發行能力排名中,招商銀行的非保本理財存續總規模位居全國性銀行首位,凈值型產品規模位居全國性銀行前列,故綜合此兩項,其發行能力總得分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一位;中國工商銀行的非保本理財存續總規模亦位居行業領先水平,凈值型理財存續規模亦不可小覷,同時營銷渠道完備,因而其發行能力總得分在全國性銀行中排名第二位;中國銀行凈值產品存續規模增速位居全國性銀行前列,同時營銷渠道建設方面表現不俗,故其發行能力總得分處于全國性銀行第三位。
在城市商業銀行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杭州銀行、青島銀行、徽商銀行、漢口銀行、中原銀行。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2季度城市商業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數量為22525款,存續規模約為4.73萬億元。
綜合來看,頭部機構在非保本理財方面擁有較高的規模,且仍在不斷增加,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快速發展且成效顯著。總體來說,位于各類型銀行前列的銀行在不斷擴大非保本理財尤其是凈值型理財產品規模、加速推進凈值型產品發行的同時能夠兼顧營銷渠道建設,拓寬理財業務覆蓋范圍。
渤海、華夏、光大、興業和中信收益能力前五名
銀行理財能力排名指標體系中,對收益能力的計算主要包含了超額收益和星級產品評定兩部分。其中,超額收益綜合考慮了預期收益型產品和凈值型產品的收益水平,并且在計算過程中剔除了投資對象、投資門檻等因素的影響。產品星級評定得分則是對考察期內各家銀行理財產品被普益標準評為星級產品的預收型和凈值型產品數量進行考察,其中,預期收益型星級產品評定主要考察收益率、違約風險(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率)、封閉期限、起始認購規模及投資者行為偏差等方面的因素;凈值型星級產品評定主要考慮收益、總波動控制、下行波動控制等方面的因素。
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渤海銀行、華夏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
在城市商業銀行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是南京銀行、杭州銀行、江蘇銀行、天津銀行、盛京銀行、上海銀行、鄭州銀行、寧波銀行、大連銀行、廣州銀行。
在農村金融機構中,收益能力排名前十的銀行依次為貴陽農商銀行、江蘇江南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青島農商銀行、江蘇蘇州農商銀行、吉林九臺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長沙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
整體來看,排名靠前的商業銀行凈值產品規模占比普遍較高,不少排名靠前的城市商業銀行甚至高達100%。同時,這些銀行普遍在預期收益型和凈值型產品超額收益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且均衡。此外,2季度,各類型銀行頭部機構凈值型星級產品數量多高于預期收益型星級產品數量,反映出其凈值化轉型成效突出。但不同類型銀行之間星級產品數量仍存在較大差異,農村金融機構總體星級產品數量稍顯欠缺。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