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高中物理教學課件楞次定律ppt,該課件共有22頁制作精美內容比較全面對課本上的知識點分析的也十分清晰,深受老師們喜歡,有需要的老師們可以來看看,我們為大家提供了免費的下載!
楞次定律教學課件內容介紹
……
楞次簡介
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Emil Lenz)是俄國物理學家,1804年2月12日生于愛沙尼亞多爾巴脫。他是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834年起兼圣•彼得堡大學物理教授。
楞次從青年時代開始研究電磁感應。1831年Michael Faraday發現電磁感應時,沒有確定感應電流的方向。1834年Lenz研究電磁感應得到“楞次定律”。
他還研究了許多物質的導電性和溫度對導電性的影響,還和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各自獨立地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規律——焦耳—楞次定律。
1865年2月10日楞次在羅馬逝世。
……
加深理解
(1)搞清兩個磁場:原磁場及感應電流的磁場;
(2)搞清因果關系:閉合線圈、原磁場、磁通量的變化是因;感應電流的產生是果;
(3)搞清阻礙關系(誰阻礙誰?):感應電流的“磁場”阻礙原磁場的“磁通量的變化”,不是阻礙“磁通量”;因閉合電路磁通量的變化,導致感應電流的產生,而感應電流的磁場,對閉合電路磁通量的變化又有反作用。
(4)怎樣阻礙:若原磁場變化引起閉合電路的磁通量增加,則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方向相反,“反抗”增加;若原磁場變化引起閉合電路的磁通量減少,則感應電流的磁場方向與原磁場方向相同, “補償”減少; “反抗”與 “補償”均為“阻礙”。結論:增反減同;
……
(5)阻礙不是阻止:“阻礙”與“阻止”程度不同。“阻礙”只能起防礙作用,但閉合電路的磁通量仍再變化;“阻止”則使閉合電路的磁通量不再變化,因而感應電流便隨即消失。“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故只能阻礙不能阻止。
(6)楞次為什么要用磁通量變化的概念來表達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規律?
請看教材P199下:前兩節用磁通量變化的概念來表達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和感應電動勢的大小,由此我們可以想到,也應該用磁通量變化的概念來表達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規律。
……
楞次定律教學課件預覽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