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帶來的是九年級化學元素ppt課件,內容豐富,排版新穎,文字通俗易懂,再加上圖片的搭配,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有趣,歡迎下載使用。
九年級化學元素ppt課件素材
化學元素簡介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英語: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于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后)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锝和钷)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同位素
其后,英國物理學家阿斯頓在1921年初證明大多數化學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質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質量分數求得的平均值。
在這同一時期里英國物理學家莫塞萊在1913年系統地研究了由各種元素制成的陰極所得的X射線的波長,指出元素的特征是這個元素的原子的核電荷數,也就是后來確定的原子序數。
這樣,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幾種不同的單獨的元素,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決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征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電荷數。
1923年,國際原子量委員會作出決定:化學元素是根據原子核電荷的多少對原子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把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稱為一種元素。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