嗶蹦是一款提供健身資訊以及健身硬件設備輔助健身的軟件.是一個連接家用健身與智能設備的健身平臺.通過嗶蹦系列的智能外設使普通的家用健身設備瞬間變成集健身與娛樂為一體的健身平臺,不僅可以打拳擊還能減肥哦,快來感受變美的氣息吧。
1、站姿
拳擊的基本姿勢是進攻與防守最有利的開始姿勢。正確的開始姿勢是起動靈活,出擊迅速有力,身體重心穩(wěn)固,暴露的面積小,有利于防守。一個拳擊運動員如果一開始就能正確地掌握基本姿勢,這對于進一步學習各種拳法及全面掌握拳擊運動的技術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1)、兩腳成左前右后的斜開立姿勢,左腳尖稍向內(nèi)指(約40。),全腳掌著地,齊以腳前掌著力。右腳跟略提起,并微向內(nèi)轉,用腳的掌著地腳尖向右斜前方。
(2)、兩腳前后的距離是(自前腳腳尖至后腳腳跟的距離),一般略寬于肩。兩腳左右的距離是從前腳尖內(nèi)側至后腳跟內(nèi)側各作一直線,并使之平行,兩線中距離約力10一巧厘米。
(3)、左腿近乎自然伸直, 右腿微廁, 一般成130°左右,身體重心落在兩腳之間,右腳跟不能落地。
2、左直拳
在基本姿勢中,左拳比右拳在距離上更接近攻擊目標。在有效范圍內(nèi)出左直拳時,由于身體變化不顯著,往往容易擊中對方,在比賽中往往以左直拳來試探和引誘對方,給其它擊拳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要領: 由基本姿勢開始,左臂迅速用彈力伸直同時左肩前送,在隨拳向前伸直同時向內(nèi)轉至拳心向下成一條線出擊,山擊時肘部要抬平,隨著出擊同時,身體重心移向左腳,后腿略伸直,腳跟提起,腳尖踮起,在出拳同時,還要利用腿、腰、胯發(fā)力以增加擊打力量。
3、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采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適合于遠距離的攻擊,但右直拳一般使用時機少,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由于右拳較左拳離對方距離較遠,發(fā)拳時身體變化速度較大,所以右直拳速度較左直拳慢。
要領: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fā)力,右腿發(fā)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jié)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內(nèi)前送。右拳以直線向前發(fā)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 。
4、閃躲法
閃躲技術要求能準確地判斷時間,如果運動員掌握了良好的閃躲技術,就會使對手的來拳不斷失誤和擊空,使之失去平衡,對暴露的部位可趁機給予擊打。
(1)、向右側門左直拳
動作:甲以左直拳擊打乙面部, 乙迅速將頭部及上體向右側閃躲,身體重心略向右移,使甲的直拳從乙的左肩上滑過。
要領:閃躲動作不要過大,要敏捷短促。
(2)、向左側閃左直拳
動作:甲以左直拳擊打乙面部時,乙迅速將頭部及上體向左側閃躲,身體重心略向左移,使甲的左拳從乙右肩上滑。
5、手靶
手靶可以發(fā)展各種拳法出拳的準確性和機動性,以及出拳的時間和距離。同時對出拳的敏捷性和力量的提高也都有很大的幫助。
打手靶的練習方法。
(1)、原地手靶練習。雙方采用一定的距離,并保持原地不功,讓打靶人練習各種單獨的基本拳法。
(2)、移位的手靶練習。作手靶的入原地不動,隨時移動手靶的位置,使打靶的人進行活動地打靶練習。
(3)、活動的手靶練習。作手靶的人靈活地移動,并隨時改變手靶的位置,讓打靶的人隨機應變地找合適的距離,準確地擊打各種不同位置的手靶。
6、沙袋練習
沙袋是用牛皮或其它皮革、帆布(下部分蓋鑲附牛皮)制成的圓柱形口袋,里面裝滿沙子,高100一:20厘米,直徑30—50厘米。重量為25—40公斤。
打沙袋的方法
(1)、先要在沙袋三分之二處畫一個白色擊打點(直徑5厘米),作為擊打目標。單發(fā)拳和一二連擊拳——定要打在這個標志點上,以養(yǎng)成擊打目標的準確性。
(2)、擊打時要配合前后、左右腳步的移動,把腰部的!力量和上體的重量用上,充分利用體重,擊打才有力量。
(3)、打沙袋的練習不易過多,以免肌肉發(fā)僵,影響速度的發(fā)揮,每次練習3分鐘為一組,中間休息1分鐘,練2—4組就可以了。
(4)、在擊打沙袋時,必須纏好護手布,戴上打沙袋用的手套,防止手指、手鋒和拳鋒的表皮受傷。
1.對練的時候一定要戴護齒,要是你不小心分神了給別人打了一拳而且當時你沒戴護齒,那可能會造成一些小傷。
2.每次使用拳套時一定要帶好護手繃帶,因為這樣可以吸汗,手套自然沒有那么容易發(fā)臭。
3.怎么清洗拳套呢?很簡單,用洗衣粉來洗拳套(注意不要用刷子刷),然后放在通風陰涼處風干即可。
4.繃帶分兩種,一種是3米另外一種是5米,不會用繃帶可以上網(wǎng)看下戴繃帶的教程,不要把綁法弄錯了。
5.教練講解的時候認真聽,這會非常有幫助,一個是尊重別人另外一個就是學習得更加明白透徹。
誤區(qū)1:拳擊主要是一種上肢運動。因此拳擊的力量訓練應該全部安排上肢力量訓練,或以上肢力量訓練為主。
說明1:這是拳擊力量訓練最容易犯的錯誤。拳擊的技術通過上肢運動表現(xiàn)出來,但這和發(fā)力是兩回事。通過各種拳法的發(fā)力分析可以看出,核心力量才是拳擊發(fā)力的關鍵。重拳擊打時主要依靠伸膝瞪地發(fā)力,經(jīng)過轉髓傳遞到肩臂。如果刻意增大上肢力量,反而會破壞重拳的"發(fā)力鏈條"。因此,拳擊的力量訓練應該以核心力量項目,如深蹲、腿舉為主。
誤區(qū)2:拳擊的力量訓練應該盡量全面,項目越多越好。
說明2:各種力量訓練項目價值相差很大。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安排很多項目,并不是好的選擇。拳擊的力量訓練是為專項訓練服務的,更應該突出重點。因此,拳擊的力量訓練應該集中在價值最高的核心力量項目上,盡量減少訓練項目。
誤區(qū)3:拳擊的力量訓練應該用中等重量練習,每組做8-12次。
說明3:力量訓練的"每組做8-12次"指的是使用每組最多只能做8-12次的重量,稱為8-12RM,這個重量是發(fā)達肌肉最有效的重量范圍。但作為增大絕對力量,應該使用更大的重量,即1-4RM.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