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間和末尾有0的除法是三年級下冊的一個數學課件,很多數學老師都在尋找,通過這個課件可以生動的給學生們進行教學,更加容易理解!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通過活動引出相關的數學問題,明確本課的教學重點“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及“商的中間和末尾有0除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道理,學會計算商中間有零和末尾有0的除法。
能力目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的道理,學會計算商中間有零和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28÷2=66÷6=330÷3=33-4=0×2=
140÷2=8×0=540÷6=28+0=6×0=
提問:8×0、0×2、6×0這三道題的得數是多少?(0與任何數相乘,結果都得0)
2.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我給你們講一段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吧!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途中酷暑難忍,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片瓜地,孫悟空買了四個西瓜回來,你知道他們每個人吃幾個嗎?
二、課堂探究、匯報展示
正當孫悟空想給大家分時,豬八戒跑過來說:“猴哥你買西瓜累了吧?分西瓜這種小事就讓我來吧!你和師父、沙師弟到那邊休息一下,我切好給你們送過去。當三人走后,豬八戒開始切西瓜。切好了西瓜,豬八戒想先嘗嘗再分,可他吃了一塊又一塊,不一會兒,就忘分西瓜的事,一口氣把西瓜全吃光了。想一想,其他三人還能分到西瓜嗎?
二、課堂探究、匯報展示
⑴學習例5
①提問:三人一個西瓜也分不到,怎樣用算式表示?
根據故事情境列式:0÷3=0。
②理解0÷3為什么等于0。0表示沒有,不管平均分成幾份,都沒有。
③總結算理,說一說,0÷5、0÷7、0÷9各得多少。
總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師:對學生進行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要關心別人,不能自私。)
⑵學習例6中的⑴
①從圖中搜集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李思平均每月用電多少?
309÷3
計算309÷3時,先用3去除百位上的3,3除以3得1,在商的百位上寫1。除到十位時,由于除數的十位數是0,0除以3得0,因此,十位上要商0.0和除數3相乘得0,0減0得0,這一步可以省略不寫,但是商十位上的0必須要寫,起占位作用,接下去再除個位數。
自主回顧筆算過程。
⑶學習例6中的(2)
①學習商末尾有的0的除法。
420÷3
②嘗試自主完成420÷3的豎式計算。
觀察思考,哪一步可以省略。
③理解算理。
做除法時,除到被除數十位正好除盡,個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個位上面商0就可以了,筆算過程省略了最后一步0÷3=0。
④修改自己的筆算過程。
口述筆算過程。
師總結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9頁的“做一做”。
獨立完成。
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
對學生計算中的錯誤,有針對地進行糾正。
了解學生是怎樣驗算的。
2.教材第30頁練習七的第1題。
病題門診。(教材第30頁練習七的第3題)
3.小型比賽。(教材第30頁練習七的第2題)
4.練習七第4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2013年教育部審定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3-25頁例6、例7。這兩例都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其教學目標首先是讓學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運用它進行計算,并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本節課我首先復習了有關0的加減乘法知識,為后面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在教學例6前,我先采取讓學生自己看“豬八戒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分西瓜”的圖畫故事,從而引出0÷3=0的道理,然后我出示了0÷5=□引導學生思考:哪個數和5相乘得0?學生通過做除法想乘法的方式,自己可以完成書本0÷2=□,0÷8=□。通過以上練習,學生發現“0除以任何數都得0”。在此基礎上我又出了一個5÷0=?,學生思考片刻后發現根本找不出這個數,因為沒有一個數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學生再次將剛才得出的結論進一步完善: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
接著例6的教學,學生讀題、分析題意后列出算式。在解答題目之前,我先讓學生不計算來判斷商的最高位在哪?商是幾位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判斷,明確了“0”的占位作用。然后我放手讓學生利用一位數除三位數的計算方法獨立完成。學生完成后,我要求學生翻開書本細看例題,理解“208÷2”筆算的整個過程,從而加深對“0”的占位作用的認識。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