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寫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通訊是一種常用的新聞體裁,是對新聞事件、人物和各種見聞進行及時、詳盡而生動的報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情節、細節和有關環境氣氛。下面帶來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ppt課件,大家可以免費下載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ppt教學使用。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ppt課件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反思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主要介紹了中國國際救援隊在阿爾及利亞實施認真、忘我成功的救援經過。學習課文之前,我先給學生播放了幾張圖片,是四川地震中救援隊積極應戰的場面。這樣課文內容很快就牽動了孩子們的心。
課堂上我把討論重點放在交流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補充。首先,地震發生后中國立即向地震災區派出救援隊,而且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救災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災嚴重,余震還在不斷發生的情況下,救援隊仍然投入工作(在困難和危險的處境中仍然堅持救災,體現了人道主義和犧牲精神。)最后,救援隊在搜索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高超的救援技術使得救援成功)
上完《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這一課后,我引導學生提提學了這篇課文后你又有什么疑問產生?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又提出了一些問題:①中國國際救援隊靠的只是他們的這種人道主義精神來救援的嗎?②我從電視報道里看到,救援隊員都會拿著一些救援工具開展救援工作,我想知道我們中國國際救援隊有哪些救援武器?③我們中國國際救援隊除了書上提到的,還參加過哪些救援任務?我借機告訴中國國際救援隊確實還有他的“八大秘密武器”,鼓勵他們課后去查閱有關的資料,這些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引領學生作深入地探究學習。
課后提問可以補充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培養學生全面、整體地看問題。學生有什么問題,什么地方有問題都可以提出,這樣既拓寬了學生質疑的途徑,又能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時,這時的提問一般經過深思熟慮,能較準確地指出問題的關鍵。
通過這樣的拓寬導創,打破了盲從迷信書本的習慣,使學生的思維突破了常規和經驗的禁錮,拓寬了學生多向思維的空間,展示了學生思維的個性。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